本报记者 李小贤 摄影报道
说起新华区石化新村社区的“三边(身边、周边、床边)服务”,居民张桂荣和武俊生赞不绝口。
外面骄阳似火,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内却一片清凉。听健康知识、跳舞、做理疗……在这里,张桂荣、武俊生和其他老人一起享受着家门口养老的快乐时光。
她们还是社区“党员助老之家”的志愿者,在社区党建引领下,发挥余热,同多名退休党员一起,帮助辖区内的高龄老人。
唱歌跳舞做理疗
走进石化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欢快的音乐从楼上传出。
循着声音沿着楼梯上行,一间宽敞的舞蹈室映入眼帘。
老人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精神头十足。居民张桂荣和武俊生也在其中。
这支舞蹈是张桂荣她们自己编排的,里面的舞蹈动作非常适合老年人。
等跳完一支舞后,老人们有的拿起水杯喝水,有的坐在椅子上休息,有的凑到一起聊聊跳这支舞的感受,欢声笑语不断传出。
张桂荣说,她在石化新村小区生活了多年,对社区情况非常熟悉。自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放后,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场地干净、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在炎热的夏天,这里成了“避暑胜地”。她和老姐妹们在一起跳舞别提多开心了,既能愉悦身心,又能锻炼身体。
据石化新村社区党委书记石慧介绍,石化新村社区属于企业型社区,居民多为企业在职及退休职工,60岁以上老人占到全体居民的30%,其中8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04个。考虑到这些情况,社区党委联合沧州乐庭智慧养老服务组织,精心设计打造了以党建为核心、以社区老年群体服务需求为切入点、依托智慧养老信息平台的养老新模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了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记者看到,在石化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除了舞蹈室,还设置了棋牌室、阅览室、康复理疗区、日间照料区等。服务中心还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精神慰藉、康复理疗、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每天,服务中心内都会迎来不少老人。上午,老人们会在这里学习医学常识,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下午,他们齐聚一起唱歌、跳舞、打扑克、做理疗……
位于服务中心一楼的康复理疗区,按摩椅、康复器械等摆放得非常整齐。两位居民正在使用按摩椅进行按摩,很是惬意。
“平时也有老人来这里进行康复训练。”石慧说,一些老人因为疾病留下后遗症,腿脚不方便,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服务中心距离他们家近,他们来这里使用康复器械锻炼很方便。
“助老之家”
在石化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面墙上,社区党小组互助养老争先评优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只见上面分为3个党小组,分别写着组长、组员、志愿者以及服务对象的名字。
这是石化新村社区为助老开展的新举措——成立“党员助老之家”。
起初得知社区要成立“党员助老之家”时,一些老党员、志愿者纷纷申请参加。他们与空巢、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到老人家中进行志愿服务,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联系。
63岁的张立东参与了社区“党员助老之家”的志愿服务活动。退休前,他是企业的一名电工,在小区生活了多年。他平时除了钻研业务,也会维修小家电。邻居家的线路出现问题,小家电需要维修,他都乐意帮忙。
当得知石化新村社区要成立“党员助老之家”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张立东笑称,他还不算老,可以利用一技之长去解决高龄老人的燃眉之急。他的电话也被社区写在了发给帮扶者的爱心卡片上。
“我家突然停电了,邻居家还有电,闸也合不上,你能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吗?”一位独居的八旬老人给张立东打去电话。
张立东知道这位老人家的具体位置。想到独居老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着急,他答应马上过去看看。
张立东拎起工具箱就赶到了老人家。他拿着工具一点点检查线路,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随后将一截电线进行了更换。
换好电线后,张立东一合闸,通电了。屋内的电器又能正常运转了。
看着张立东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老人非常感动。老人说,他岁数大了,又一个人居住,有些事情做起来力不从心。辖区的党员和志愿者可帮了他的大忙。
70岁的刘俊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子俩身体都不是很好。王秀华等志愿者就经常上门看望两人。有时,刘俊要出门办事,志愿者就会陪着刘俊的母亲聊天或者推着她出去遛遛弯。
“志愿者们挺贴心的,经常上门帮我们。前段时间,我的智能手机出现了问题,他们非常耐心,一遍又一遍地教我使用方法。”刘俊说。
“张立东、王秀华等人做的事,只是‘党员助老之家’志愿者服务的一个缩影。”石慧说,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发展、带动、整合社会组织参与互助式养老,形成以党建为核心的领导小组,以党员为核心的互助小组,营造人人参与养老的浓厚社会氛围。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存入其“时间银行”卡中,用来兑换奖品或养老服务。
3分钟
在石化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来自乐庭智慧养老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陈胜伟正跟同事商量去哪位老人家进行走访。
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依托“大数据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建立老人信息数据库,记录下老人们的日常需求,并为老人送上了点滴爱心卡。老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联系小管家及党小组成员,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前段时间,一位老人给陈胜伟打来电话。没等大家反应过来,陈胜伟已经跑出了屋,仅用了3分钟的时间就赶到了老人家。
这位老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孩子在外地上班。平时,陈胜伟和志愿者们一直很关注她。这天,老人感觉不舒服,想着去医院检查。
她联系了党小组的成员,也给陈胜伟打来了电话。陈胜伟赶到现场时,志愿者也已赶到。了解具体情况后,陈胜伟帮着老人准备就医证件,又给她的孩子打去电话说明情况。
陈胜伟开车送这位老人去医院,像亲人一样陪在她的身边,挂号、就诊、做检查、取报告……
经过检查,老人并无大碍。陈胜伟又将她送回了家。老人握着陈胜伟的手说:“有你们陪着我看病,我心里踏实。”
除了就医陪同,老人们需要代购、送餐等,一个电话,就会有人帮忙。
服务中心内有一排货架子,上面摆放着一些产品,对于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可以零利润提供。老人需要买东西时,志愿者会为他们送货上门。
上午10点多,养老服务热线陆续接到了几位老人的订餐电话。饭菜会在中午12点之前送到老人们的家中。陈胜伟说:“老人们不愿意做饭时,可以通过养老服务热线订餐。饭菜营养搭配合理,少油少盐,符合老人的健康需求。饭菜会及时为他们送上门,非常方便。”
石慧说,石化新村社区积极打造15分钟服务圈,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拓面、提质、增效,努力落实身边、周边、床边的“三边服务”,达到“小事不麻烦儿女、大事有人告知家人、急事能及时出现身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