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空竹,上下翻飞,他与同学们组成的空竹队登上央视《幸福账单》节目;一张红纸,一把刻刀,在他的巧手下十余幅精美的刻纸作品登上“学习强国”……
他就是2022年沧州市“新时代好少年”、沧县特教中心听障学生刘希威。
对刘希威而言,命运或许给他关上了一扇门,但他用自己的双手推开了生活的窗,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
“我相信自己能做好”
2017年,在沧县特教中心的一次课上,刘希威第一次看到了空竹。看着空竹在老师的操控下灵巧地上下翻飞,他觉得很有趣。后来,这成了刘希威每周都会学习的课程。
对听力障碍的孩子来说,想要理解老师教授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堂空竹课,通常由3位老师协作完成。老师们教得耐心,刘希威学得也很认真。有的动作做不到位,他就反复练习。
刘希威很要强。在准备一次艺术节表演时,他的手不慎被空竹打到,破了很长一个口子。在诊所处理完伤口后,他不顾老师的劝说又开始了训练。
虽然经常累得大汗淋漓,但是刘希威从没想过放弃。“我有信心能学会,我相信自己能做好。”刘希威很快掌握了抖空竹的各种技巧。看着空竹在手中越来越“听话”,他特别开心。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棒了”
这些年,刘希威和同学们组成的空竹队先后参加了沧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河北省残疾人艺术节,还参加了天津卫视节目的录制。2021年4月,他们又应邀参加了央视《幸福账单》节目的录制。
得知要去央视舞台表演的消息后,希威和同学们都很兴奋。为了在舞台上能有最好的表现,他们每天一练就是一上午。练了20多天,他们没叫过苦,也没喊过累。
第一次登上央视舞台,希威心里多少有些紧张,但看到台下微笑着打着手语为他们加油的老师,他很快平复了心情,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空竹上。
当《男儿当自强》的乐声响起,刘希威和同学们手中的空竹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空中盘旋起舞。他们表演中展现出来的自信与力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拿到了“幸福账单”基金。
节目现场,主持人朱迅问他们:“学习空竹之后,有什么变化?”刘希威答:“我们去石家庄参加比赛,得了奖,爸爸妈妈很高兴,夸我‘儿子棒,买新鞋子’,我也觉得自己越来越棒了!”
“孩子们太不容易了。”主持人朱迅在他们表演完主动要求合影,并称赞他们“真棒”。
“妈妈,我给您擦擦”
在班主任孙艳花眼里,刘希威也是一个善良且细心的孩子。有一次,孙老师的眼睛有些红,希威一下课就跑到她身边,问老师眼睛怎么了。虽然孙老师说没事,但是希威不放心,还是从同学那借来了眼药水……
希威的爸爸妈妈是热心肠,希威耳濡目染,学校里只要有志愿活动就踊跃参加。防疫期间,他和爸爸刘培龙一起站岗执勤、喷杀消毒。暑假期间,希威还曾参与搭救落水儿童。
由于听力障碍,刘希威两岁半时便独自在北京进行语言康复学习,只有春节才回家。6岁时,他才回到沧州。妈妈王九龙本以为他和家人不会很亲近,没想到希威格外贴心,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先问候一遍家人。
有一次,王九龙开车送儿子回学校,从养驴场干活回来没来得及换鞋,一上车才发现鞋子上都是土和泥。希威看了,说:“妈妈,我给您擦擦。”
他拿出湿巾和纸巾,先用湿巾擦一遍,再用纸巾擦一遍,一张擦脏了再换一张,直到把鞋擦得干干净净。看着儿子低头认真擦鞋的样子,王九龙心里格外温暖……
说起梦想,刘希威的想法很单纯也很真诚:“长大了,工作挣钱给爸爸和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