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9日
第11版:11

二手买卖香不香

二手小家电、手机电脑、图书玩具、奢侈品……不少人喜欢新品也不拒绝二手,通过二手商品平台“淘”一些自己中意的商品。然而,二手商品交易火爆的背后,问题也不少——

本报记者 李昕也

蒸蛋器、早餐料理机、美容仪、手提包……宋静在“闲鱼”当卖家已经两年,陆续卖出30多件商品,“回血”1500多元。宋静说:“虽然卖价大打折扣,但总比放在家里占地好,闲置的东西可以循环利用。”

不过,宋静也坦言,线上二手交易平台乱象不少,以次充好的卖家、偷梁换柱的买家也不在少数,做二手交易有时也是“技术活”。

为了“淘便宜”

买到假货维权难

说起去年从二手交易平台上低价买入的品牌化妆品,市民程颖现在还挺郁闷。当时,她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偶然看到一套心仪已久的品牌护肤品套装,原价千余元的六件套只卖320元。

“卖家自称怀孕了,产品只用过几次,考虑到孕期及产后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决定低价出售。”程颖觉得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加上卖家再三强调是正品,于是付款买下。

收货后不久,程颖在网上看到一篇鉴定该品牌化妆品真假的文章,去专柜对比后发现,自己二手买来的这套产品明显“中招”。在与卖家沟通时,程颖发现对方没有任何回应,之前的商品信息也被删除。查看卖家信息,她发现卖家“营业”不到半年,累计发布商品数量已超过300多件,“一看就知道不是正常处理闲置物品,估计很多好评是刷出来的。”

交涉中,对方以交易时已提前说明“不退不换”,且程颖已用了一段时间为由拒绝退货。“也维权了,但挺难的,最后不了了之,我只能花钱买个教训了。”程颖对当初买化妆品的决定非常懊悔。

投诉商家知假售假

反被商家倒打一耙

“二手交易平台里面存在很多问题,我遇到过知假售假的卖家。”市民何君告诉记者,自己曾花200多元买了一款联名款的香薰。卖家称全新未拆包装,保证正品。何君收货后找行家鉴定,发现是高仿品。

“我给卖家发了10多条信息,他都不回复。”何君向平台投诉时发现该款商品未被下架,卖家仍然在销售。

“我想我受骗就算了,不能再让其他人受骗,于是我在商品链接下面评论‘假货当真货卖’,结果我被卖家投诉了,说我辱骂他。最离谱的是,投诉居然成立。售假的卖家没被处理,我却成了理亏的一方,太让人气愤了!”何君说。

卖家隐瞒商品瑕疵

买家难得合理补偿

当冤大头的不只何君。大学生楠楠说,自己买二手洛丽塔裙子时就踩过一次“坑”,“花300多元买的,卖家称裙子只穿过两次,很新,其实她隐瞒了衣服的瑕疵”。收货后,楠楠发现裙子有轻微勾丝现象。沟通后,卖家表示,如果楠楠马上确认收货,她可以退给楠楠20元钱。没有经验的楠楠匆忙确认收货,随后收到20元退款。

楠楠清洗裙子时又发现更大的问题,“衣服不仅被剪标,裙摆处还有一块油渍”。当她再联系卖家时,卖家玩起了“失联”。她多次投诉后,平台客服表示,联系不上卖家,无法解决。后来,楠楠又多次申诉,平台则回复称,因为楠楠已确认收货,平台无法判责。

“有了那一次教训后,我在网上买二手商品都先仔细验货,确认没问题了才敢收货。”楠楠说。

二手卖家被“碰瓷”

赔了真货还贴钱

在二手交易平台,踩坑的不单单只有买家,也有可能是卖家。

宋静提起出售的一瓶品牌香水,直称自己气得“肝疼”。“买家付款时特别痛快,我还挺高兴。”宋静庆幸又做成一单时,收到货的买家却提出香水质量有问题,要求退货。虽然宋静再三表示自己从专柜购买、保证正品,但买家以宋静无法提供票据为由要求退货,没有经验的宋静同意了退货要求。

收货后,宋静发现买家寄回的香水才是假货,“借着退货的机会给调包了,还要退款,真是有苦说不出”。

宋静将这段经历发到了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卖家表示自己被同样的方式坑过,即使向平台申诉但因证据不足,也很难得到支持。

买家“鸡蛋里挑骨头”

目的就是砍价

“有的买家‘鸡蛋里挑骨头’,就是为了砍价。”“90后”小王卖过一款绝版的收藏玩具。收货后,买家拍了收货图传给小王,称商品包装盒两个角有挤压,质问小王“几个意思?”

小王回复买家:“东西是全新的,都没拆包装,原包装盒只是略有挤压,根本不影响里面的商品。如果你不接受,可以退货,运费我来付。”买家只字不提退货,却反反复复打嘴仗。

后来,有网友告诉小王,买家故意挑毛病的目的就是砍价。小王说:“因为是绝版玩具,价格已经很低了,买家嫌贵可以不买,但他又不退货。”拉锯战僵持了好几天,小王终被熬完了耐心,最后给优惠了50元,买家才付了款。

行业发展亟待规范化

应明晰三方各自责任

近年来,闲置物品二手交易市场发展迅猛。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2022年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2019年为9646亿元,2020年上升到1254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3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然而,随着线上二手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各类纠纷时有发生:购买二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发现卖家隐瞒事实,告知虚假信息;在网络平台购买二手服装箱包、首饰、手表等奢侈品,发现是高仿假货;维权遭遇电商平台霸王条款……二手交易后维权难、监管难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专家建议,为了让行业健康发展,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出台细则,进一步明晰销售方、购买方与平台各自承担的责任。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二手物品前要详细了解产品信息,通过平台指定的支付途径付款。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要把商品的详图、收货后的实物图片保存完好,如遇纠纷便于维权。

2022-07-29 二手小家电、手机电脑、图书玩具、奢侈品……不少人喜欢新品也不拒绝二手,通过二手商品平台“淘”一些自己中意的商品。然而,二手商品交易火爆的背后,问题也不少——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5103.html 1 二手买卖香不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