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通讯员 边贵成 摄影报道
“镇海吼”按摩梳、“母恩”嵌银梳、“凤求凰”婚礼梳、红酸枝属相梳……在位于青县流河镇中古红木家具文化产业园内的京梳子工坊内,随处可见的是木头,以及各种木制梳子。
这一把把造型巧妙、形状功能各异、寓意美满的木梳子,均出自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梳子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董良之手。
梳篦文化从“头”梳
1
在工坊内,董良正神情专注地用刻刀雕刻着一把名为“镇海吼”的按摩梳。这把梳子是参照沧州铁狮子的造型,巧妙依势雕刻而成的。
“木梳是传统生活用具,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唐朝名医孙思邈曾提出‘发宜常梳’;宋朝最注重养生的文学家陆游几乎梳不离身,他曾在《杂赋》诗中说‘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我的每一把梳子都是根据设计图纸手工打磨的,是独一无二的。”放下手中的活儿,董良沉浸于梳子悠远的历史中。
据考古发现,在距今6000年前,先人就已经发明了梳子。篦子出现较晚一些,但在距今2500年前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了。被古人称为栉的梳篦,是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也是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由梳篦引申出来的词句,早已见诸古代文人的笔下,如“栉风沐雨”“鳞次栉比”等。可见使用梳篦的历史源远流长,梳篦自身及其引申出来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南亚、东南亚运回珍贵的硬木,在江苏太仓上岸,再由内河漕运沿京杭大运河北上,中途在青县流河驿卸船晾晒消毒。经当地工匠初加工后,这些木材再被运至京城宫廷精工细作,最终制成明宫廷御用红木家具和红木工艺品。”讲起青县红木制作的缘起,董良娓娓道来。
董良的祖辈就是这流河驿众多工匠中的一员。董良说:“我小时候常住姥姥家,后来随姥爷、舅舅学习家具和梳子等梳妆用品的制作工艺。大学毕业后,我去了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心里却放不下老家的红木文化。10年前,我从北京辞了职,回到家乡全力投入到京梳子的制作中。”
由于从小学习绘画,大学又学习设计专业,董良把之前的梳篦技艺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创作出很多梳篦作品,将刻、雕、绘、描、镂、錾、镶、嵌、压、烙等不同技法结合到一把梳篦作品上,让梳篦工艺得以提升。
巧思妙想制新梳
2
一把木梳看似简单,从选材到成品的工序却极为复杂。董良说:“用来制作梳子的原材料有紫檀、黄花梨、红酸枝、黄杨等各种木材。好在青县有得天独厚的红木文化,我从小就熟知各种木材。”
制作梳子时,需要画稿、抛板、凿形、截料、修整、开齿、刻花、大漆、镶嵌、抛光等40多道工序。由于梳子的制作工艺小而精,对一般人来说,更考验的是细心、耐心和恒心。
“学习木梳制作,首先要克服使用工具的不习惯,其次是工序复杂的问题。”董良说,“其实难不在技艺本身,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创新和传播。”
俗话说,“十檀九空”。在选材时,董良首先进行全面评估、观察,截料时避开白边和开裂,根据梳子轮廓锯出所需木料。这需要手稳、眼准,角度与深度都不能有丝毫偏差,经过来来回回多次的重复打磨,才能将表面打磨光滑。“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梳子才能有匠人的情感和温度。”董良温和地笑着说。
目前,董良收藏了100多件传统木梳制作工具,并收藏了数百件古代梳篦,尤其以宋代白玉梳、明代黄杨木梳最为经典。
有了古代经典木梳作为借鉴,再加上自己的美术功底,以及大学专业的赋能,在制作梳子时,董良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硬朗挺括的造型手法,还尝试用柔和流畅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勾勒新一代木梳。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董良对于梳子制作,就到了这种境界。
“往往设计一款新品,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需要搜集资料、拜访名师,多次推倒画稿重来。那真是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整个人都要瘦一圈。”董良说。
多年来,董良坚持传统的榫卯结构、经纬相扣制法,使木梳不容易损坏。他又结合雕刻、大漆、螺钿镶嵌等技法设计的梳子,外形美观大方,折射出很强的传统喜庆色彩,以及人们对梳子赋予的美好寓意。
择一事,终一生
3
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传承京梳子制作技艺,董良虽然放弃了很多,但是对他来说更多的是收获。
他摆脱传统束缚,不断创新木梳品类。2019年,他以“母亲花”萱草花为设计原型,用银丝镶嵌制作的“母恩”梳子,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被评选为传承之美文博设计大赛家居组别一等奖。
同年,在故宫博物院的邀请展上,他为故宫设计的金鱼题材梳子,在延禧宫展出、销售,并且作为外事礼品走出国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了向党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董良制作了一把代表京杭大运河长度1794千米的长达1794毫米的“大梳子”,并把这把非常有意义的“大运梳”捐赠给沧州市博物馆。
“我把大梳子取名为‘大运梳’,源于运河的运输功能。看,它的整体造型以传统梳子为原型,采用榫卯、镶嵌、浮雕、金漆等传统工艺制作成的。”董良介绍着,“梳子手柄处的这些浮雕画面,一面是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各个历史时期所代表的12个精神面貌画面。这是以红船和党旗组成的‘红船精神’,这是以山川、步枪、冲锋号组成的‘井冈山精神’……这另外一面雕刻的是京杭大运河流经12座城市的代表风光建筑……”
从构思内容、设计版面,到反复推敲;从木材选择、开料切割,到手工描绘、精雕细刻。终于,在去年“七一”前夕,董良将这把象征国运昌隆的“大运梳”创作完成,并捐赠给了市博物馆。
在创新中,董良还强化了木梳的保健功能。去年,他以沧州铁狮子“镇海吼”为原型创作的“镇海吼”按摩梳,被选为2021年沧州旅游发展大会官方礼品。
近年来,董良和他的非遗项目得到了青县县委、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为了广泛传播梳篦文化,近年来,董良在北京及省内多所学校、社区、企业开展非遗文化课程。
董良说:“红木文化是大运河‘漂’来的文化,我要以京梳子为载体,通过精雕细琢唤醒运河遗迹,并将其融入生活中传承下去。在传承与创新、碰撞与融合中,我希望不断推广传播梳篦文化,用我们年轻人的方式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