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刘黎明 张丽娟
近日,孟村的李某想去外地出差,于是来到医院做核酸检测。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排队时遇到了“最不愿见到”的一个人。他不仅出差计划泡汤,还被拘传到了孟村法院……
借5万元只还5000元
不讲诚信被朋友起诉
孟村的李某曾几次在张某处购买建筑器材。后来因合作比较密切,两人成为朋友,常有金钱上的往来。
去年4月,李某因为做生意需要资金,于是向张某借了5万元钱。两人约定,借款期限为一个月。
可借款到期后,李某还了5000元后,就以各种理由敷衍对方,不再继续还钱。
再到后来,李某竟然切断了与张某的一切联系。无奈之下,张某于去年7月将李某起诉到孟村法院。
孟村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李某10日内偿还张某借款4.5万元及利息。
判决书生效后,李某依旧没有还钱。去年年底,张某向孟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失联
法官多次上门寻人
执行案被受理后,孟村法院执行法官吴玉超多次打电话联系李某,与他沟通还款一事。
在通话中,李某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但就是一直没有行动。
后来,李某直接更换了手机号码,彻底失去了联系。法官第一时间查询了李某的银行账户后发现,李某在多家银行办理了数张银行卡。
奇怪的是,李某的银行卡里基本没有钱,余额最多的也没超过300元。
法官几次到李某家中,均没有见到李某本人。李某的妻子称,李某常年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她也无法与李某取得联系。
李某的妻子拒绝代收法律文书,张某也无法提供李某其他的财产线索,案件至此陷入僵局。
法官做核酸检测
医院巧遇“老赖”
今年6月15日,为了去外地执行任务,法官和同事提前来到孟村一家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排队时,法官不经意间发现,距离自己不远的核酸检测队伍中有一名男子的身影看上去很熟悉。法官定睛一看,此人正是“失踪”很久的李某。
法官和同事商量好,决定先放弃做核酸检测。两人一左一右来到李某身边。“李某,你也来检测核酸啦!”法官突然对李某说。
毫无防备的李某点了点头:“是啊!”此时,李某才发现跟自己说话的正是法官。
一时反应不过来的李某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就被法官拘传至法院。法官耐心地向李某释法析理,对李某进行说服教育。
面对法官的耐心劝解,李某红着脸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马上通知家人还钱。随后,李某的家人将借款及利息,以银行转账的方式一次性支付给张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