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通过精打细算,利用各种优惠券,花最少的钱买到商品,如今,年轻人在网上“薅羊毛”已成习惯。业内人士提示,在“薅羊毛”的同时,也要理性消费。
(6月24日《沧州晚报》)
【留言板】
@婷婷妈妈:我始终相信,“买的没有卖的精”。年轻人再会算计,但只要付钱埋单,商家就会赚钱。
@我要吃蛋挞:商家怎会不赚钱?不赚钱的买卖,你会干?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
@菠萝炒蒜:你觉得你在“薅羊毛”,却不知商家数着钱在偷笑。
@迟大胆:不需要的东西,坚决不买;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放下不买;真正需要的东西,买好的,多用几年。
@鱼妹妹:捂紧钱包,别总想着花钱。
@沦陷:省钱的最高境界,不是“薅羊毛”,而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
@坚守初心:“开源节流”,“开源”比“节流”重要。把“薅羊毛”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自己,多挣钱,比啥都强。
@随风128:我不需要你教我怎么花钱,我需要有人教我怎么挣钱。
@腿短先遛了:像我这种数学都学不好的人,已经放弃“薅羊毛”了,商家的算法太复杂了。
@中规中矩:别总想着“薅羊毛”,在商家看来,咱才是被“薅”的那只羊。
@小余爱吃鱼:有些东西必须买的话,用优惠券省点钱就是赚到了。年轻人会过日子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