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2日
第08版:08

误将502胶水当成滴耳液

一男子硬撑半年耳膜已穿孔

502胶水误当滴耳液

杭州的余先生是一位慢性中耳炎患者。小时候,他的左耳就经常发作中耳炎,发作时会有液体从左边耳朵流出。

余先生每次中耳炎发作时,就用抗生素滴耳液治疗,往往也能好转。因发作不算频繁,余先生也没有重视,家里常备着药水,一旦发作,就自己滴一下,扛过去。

半年多前,余先生的左耳又开始流液了。想想是老毛病发作了,余先生熟练地找出那瓶透明的液体,对准耳朵滴了进去。

可这回一滴进去,他的左耳马上有一种被糊住的感觉,顿时感到不对劲儿。余先生仔细一看,自己手里拿着的根本不是什么滴耳液,而是一瓶502胶水。

余先生左耳一直感到很不舒服,但他一直忍着,没有到医院处理。半年后,余先生的左耳持续流脓,竟流出黄白色液体。他终于忍不住了,这才到医院就医。

左耳鼓膜已经穿孔

医生马上为余先生进行检查,发现余先生的左耳外耳道深处有白色固体,已经与外耳道皮肤紧紧黏附,左耳鼓膜已经穿孔,鼓室内还能看到和外耳道相似的白色固体。

这些白色固体就是凝固的502胶水。医生告诉余先生,502胶水已经进入鼓室,需要马上手术清理。

很快,医生为余先生进行了微创耳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只见余先生的鼓室内已经覆盖了一层白色固体,在耳内镜下,医生仔细地分离并去除鼓室内的502胶水凝块,最后冲洗鼓室腔,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后,余先生恢复良好,经过治疗后,他的左耳终于停止了流液。

耳内进异物,请尽快就医

慢性中耳炎通常是因急性中耳炎发病时,没有及时就诊使得病情迁延,或者在就诊期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用药不当导致。也有一些情况,是因患者本身抵抗力较差,像儿童、老年人对病菌抵抗力比较差,容易引起慢性迁延。

慢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炎比较复杂,不同的类型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法。

余先生在慢性中耳炎基础上合并耳异物,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一般来说,这种耳异物即异物嵌顿入耳内,多发生于儿童。耳内异物一般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及非生物性。

发现异物入耳后,不要慌张,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余先生误滴入的502胶水属于非生物性异物,502胶水暴露后,接触空气中微量水汽,即被催化迅速聚合固化而将被粘物粘牢。

事实上,把502胶水误当滴耳液滴入耳朵中,并非个例。全国范围内,各地都发生过502胶水滴入耳朵、眼中的案例,特别是幼儿。相比成人,幼儿因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常发生将502乱用现象。

如发生502胶水滴入耳内、眼内等情况,请第一时间就医。

夏天小心动物性异物

夏天虫子多,万一有虫子爬进耳朵里,千万不要用挖耳勺或者木棍去掏,这容易刺激虫子进一步钻进耳道,引起剧烈疼痛。

如果是较小的飞虫飞入耳道,就可以马上到暗处,用手电筒或擦亮火柴等来照耳道,诱导虫子见光后飞出来;若虫子无法自行爬出,则应立即就医。

此外,记住重要一点:不要拿花露水等杀虫药水去喷,尤其是虫子还是活着的时候。这样很容易刺激虫子,它们会疯狂地撕咬你的耳朵,还会拼命地往耳朵深处钻。这样就会损伤鼓膜,导致听力受损。

据中原网

2022-06-22 一男子硬撑半年耳膜已穿孔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0648.html 1 误将502胶水当成滴耳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