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3日
第06版:06

西安老人刘武泉——

寻找在沧工作的石树森

本报记者 夏青

石树森年轻时的照片

“我和石树森已经50多年没见过面了,这些年一直没有他的消息。我希望借助《沧州晚报》找到他。”日前,家住西安的刘武泉向记者求助。

同是山东人,自幼一起长大

提起石树森,刘武泉脑海里出现的还是他年轻时二十多岁的模样:个头不高、微胖的身材,擅长拉二胡。

刘武泉和石树森都是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长官镇西街人,俩人自幼一起长大,是无话不谈的好伙伴,也是一起淘气调皮的小哥们。“我是1942年生人,他是1941年生人,我小名叫长春,他小名叫福来。我们小时候都喊对方小名,关系十分亲密。”虽然刘武泉老人已到耄耋之年,对童年的回忆已渐渐模糊,但留在内心的这份快乐却清晰依旧。

成年后,在天津学习当兵

上世纪60年代初,刘武泉考上了当年的天津铁路工程学校,而石树森则入伍当了兵。俩人都在天津,联系还很密切,一直保持着书信的来往,“他当兵期间我去部队看过他,他是个通信兵。”刘武泉说。

后来,刘武泉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现中铁第一设计院集团)工作。据刘武泉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退伍后的石树森来兰州找过他,两人也互留了联系方式。由于工作原因,刘武泉随单位搬到了西安,而石树森的家庭地址也发生了变化,刘武泉再也没能找到过石树森,就这样断了联系。

50年后,希望再次见面

“年头太长了,原来留下的联系方式也在搬家时丢失了,我只记得石树森退伍后被分配到了沧州,在沧州轻工业系统工作,家也安在了沧州,具体的单位名称我现在记不清了。”刘武泉说。

“我现在上了岁数,很怀念和石树森在一起的日子。我们既是老乡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我想找到他,再叙叙旧。”刘武泉说,他希望借助《沧州晚报》找到石树森。

(如果您是石树森,或者您的家人、朋友认识石树森,请与本报记者联系,电话:3155686。或直接联系刘武泉老人,电话:18092583243。)

2022-06-13 本报记者 夏青 西安老人刘武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9703.html 1 寻找在沧工作的石树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