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9日
第07版:07

经法院判决离婚后,孟村的张某拒不履行判决义务,前妻李某只好申请强制执行。孟村法院的法官经不懈调查,终于发现了张某的财产线索——

“盯”住他的账户

本报通讯员 刘黎明 郑文军 本报记者 唐慧

“谢谢法院的叔叔和阿姨,是你们帮助了我的妈妈,解决了我的生活难题……”5月20日上午,孟村法院法官吴玉超收到了12岁女孩彤彤(化名)通过手机微信发来的致谢信息。

原来,彤彤的父母经孟村法院判决离婚后,她的父亲张某拒不履行判决义务。彤彤的妈妈李某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孟村法院法官吴玉超调查发现,张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法官没有放弃,继续寻找张某的财产线索。经过不懈努力,法官终于找到了执结此案的突破口……

前夫不履行判决义务

前妻申请强制执行

2006年,李某和张某经人介绍相识。婚后,夫妻共同努力,攒下了不少积蓄。两人由于婚前缺少了解,婚后常因琐事争吵。

2018年8月,彤彤年仅8岁,张某便将妻子李某起诉至孟村法院要求离婚。后经两人沟通,张某撤回了离婚诉讼请求。

好景不长,2019年11月,张某再次向孟村法院起诉,要求尽快与妻子李某离婚。孟村法院经审理,判决两人离婚,并判决张某向李某支付财产折价款12万元及女儿彤彤的抚养费3万元。

离婚判决书生效后,张某一直没有履行自己的给付义务。2021年3月28日,没有稳定收入的李某只好向孟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法官走访调查

终于发现“财产”

孟村法院的法官吴玉超收到案件后,依法向张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吴玉超经过网络查控,没有发现张某的财产线索。他推测,张某可能已将财产转移。

考虑到李某没有稳定的收入,带着未成年的女儿生活不易,法官吴玉超积极查找张某的财产线索,争取早日结案。经过多次调查,他终于有了新发现。

原来,张某的父母在张某婚前立下遗嘱,将一间临街的门市赠与了张某,还对赠与行为进行了公证。如今,这间临街门市面临拆迁,张某将会获得一间新的临街门市以及一笔拆迁补偿款。

这间门市的拆迁补偿款将是案件执行的关键。法官对这一线索再三核实后,及时冻结了张某名下的银行账户。

冻结拆迁补偿款

顺利执结此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法官紧盯着张某的银行账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张某的一个银行账户中收到了14.2万元的拆迁补偿款。法官及时将这笔钱冻结,并提取到孟村法院的账户中,随即将这笔钱交给了张某的前妻李某。

这笔钱与判决的金额还差8000元,于是法官继续走访、调查张某的财产线索。

今年5月18日,法官与张某取得联系,继续做他的思想工作。张某称自己感到压力巨大,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法官对张某进行普法教育,让张某认识到了拒绝执行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法官的耐心劝解下,张某决定将剩余欠款给前妻李某。

5月20日,张某主动将8000元交给了前妻李某。至此,这起案件执行完毕。

就在当天,12岁的彤彤通过母亲李某的手机微信给法官吴玉超发来信息,表达对法院工作人员的感谢。

2022-06-09 本报通讯员 刘黎明 郑文军 本报记者 唐慧 经法院判决离婚后,孟村的张某拒不履行判决义务,前妻李某只好申请强制执行。孟村法院的法官经不懈调查,终于发现了张某的财产线索——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9422.html 1 “盯”住他的账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