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吃和玩,他想要“一天自由”,自己设计自己的一天;她不想买礼物,她想请爸爸妈妈吃顿饭,“爸妈的惊喜”就是她想要的礼物……儿童节,孩子要的礼物,和爸妈想的不一样。
(据6月2日《沧州晚报》5版)
儿童节,是孩子快乐的节日,有许多家长把快乐定位在了让孩子猛吃猛玩,然后满足孩子买礼物的愿意。如果儿童节只是烧钱,恐怕就失去了意义。
吃喝玩乐,只不过一天的欢乐,这种欢乐,会增长孩子在下一个节日对玩乐的欲求。在儿童节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可能更让孩子们难以忘怀。
其实,孩子们对钱没概念,儿童节花了500元还是1000元,他都不会觉着肉疼。而且收惯了礼物的孩子,对家长花钱送礼物习以为常,如果节日没有物质的享乐,他会增加无限的烦恼。
没有物质的享受,儿童节也可以过得有意义。看看一些幼儿园的做法:一个幼儿园邀请家长到园内,陪孩子摔胶泥、砸元宝,与孩子一起上半天幼儿园,可以想见,孩子们是多么快乐;一个幼儿园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老师讲端午节的故事,然后学习如何包粽子,可以想见,他们不仅练习了动手,还记住了屈原的故事;一个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去进行爱心慰问,让孩子们懂得身边还有许多人需要关心。
当然,不仅是幼儿园可以有特色活动,家长们完全可以开动脑筋,为孩子设计几项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带孩子去运河走走,讲讲运河沧桑;比如到名人植物园,讲讲某个名人的故事;比如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做一桌菜;比如带孩子看一场动画电影……家长可以设计出很多方案,让孩子选一个。对于那些有主见、有思想的孩子,家长更应尊重他们的意愿,鼓励他们动手、动脑,过一个有创意的儿童节。
孩子们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想去卖玩具,那就帮他把玩具摆到小摊上;他想去修自行车,那就带他去修车师傅那看看;他想独自活动,那就听听他的计划,看看有什么不安全的因素;他想独自去坐一趟公交车,那就叮嘱好他需要注意的事项;他想和伙伴一起活动,那就问明伙伴的情况……对于一个渴望成长的孩子来说,吃喝玩乐已经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更愿意做一些平时做不了的事。当孩子们渴望成长的时候,家长应及时地给予他成长的力量。
儿童节,如果成为成长节,让孩子体会快乐不仅是接受礼物,而是赠予礼物,那么他就会懂得,真正的快乐其实是付出。如果儿童节成为孩子的探索节,他就会明白,当他独自完成某项活动时,他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如果儿童节成为陪伴节,那么孩子就懂得,爱是父母给他的最好礼物。
大人总要学会放手,也许就在某一刻,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会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双手,去感受和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一刻,也许你该问问孩子,儿童节计划做些什么事,而不是“你想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