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2日
第05版:05

孩子要的礼物,和爸妈想的不一样

拒绝了吃和玩,他想要“一天自由”;她说最想要的是“爸妈的惊喜”——

盲盒给孩子们带来很多欢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儿童节

爸爸陪儿子过节

本报记者 李小贤 张丹 祁晓娟 摄影报道

六一儿童节,孩子们总会收到一些礼物。记者采访了近300位孩子,了解到了他们和“礼物”的故事。

“一天的绝对自由”

市民李颖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小儿子想要的礼物早就准备好了,没想到为大儿子准备礼物却让李颖发了愁。大儿子冰冰今年上六年级,李颖想为他准备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没等到李颖想出合适的礼物,冰冰自己就提出来了。他想要的礼物是“一天的绝对自由”——不要家长跟随。

他想自己骑着自行车走走运河,逛逛百狮园,独自钻进厨房做顿饭,期间不让任何人帮忙……冰冰的想法一提出,着实让李颖吃了一惊。她想了想,同意了。

5月29日,冰冰的“自由行”就开始了。

他带着背包,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到了百狮园,看那不同造型的狮子,又到游乐场上痛快地玩了一会儿,然后骑着自行车沿着运河骑行。

冰冰在享受“自由”时光,李颖却有些担心,直到他回家。

冰冰回家时,还带回了一些蔬菜。

冰冰告诉妈妈,骑行的路程不长,他一点儿也不累。接下来,厨房就是他的天下,不要进去打扰他。说完,冰冰就钻进了厨房。

当油烟机响起来的时候,李颖按捺不住想进去帮忙。谁知,刚一开门,就被冰冰劝了出来,“妈妈别忘了我的‘自由’计划。”

1个多小时后,冰冰的饭终于做好了,两菜一汤,品相不是很好,但李颖尝了尝,味道还可以。

以前,冰冰也会进厨房帮忙,但更多的时候是给李颖做助手。看着儿子,李颖觉得孩子真的长大了。

下午,冰冰为自己安排了游戏时间、自行车修理时间,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李颖说:“刚开始,孩子说要绝对自由时,我还特别不放心,担心他会一直玩网络游戏,没想到他独自完成了计划的事情,为自己送上了一份很有意义的礼物。”

孩子们的“神秘礼物”

5月31日下午,运河区迎宾路小学六年级七班内欢声一片,师生们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

在欢快的游戏中,孩子们自制的“神秘礼物”登场了。“神秘礼物”被统一地放到大箱子里,游戏的胜利者会随机抽取一个。

大家拿到的“神秘礼物”是一个个盲盒。

当大家开启这些“神秘礼物”时,兴奋的声音不时响起。“哇,我这里面是一张兑换券,小学毕业后我们一起去看场电影”“这个黏土作品真漂亮”……孩子们享受着赠予与获得的双重快乐。

同样的欢乐也出现在了六年级五班的教室内。孩子们边做游戏边抽“神秘礼物”。那些“神秘礼物”是很多同学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精心准备的。

12岁的刘馨阳准备了6个“神秘礼物”,无论是包装盒还是里面的物品都是她自己做的。她用素描纸做成包装盒,然后涂上喜欢的颜色,并将自己用黏土制作的汉堡、西瓜等小摆件以及写好祝福语的卡片放到了包装盒里。

看到同学们拿到自己的“神秘礼物”露出高兴的表情时,刘馨阳心里也乐开了花。

最有新意的一个礼物是,有一位同学将小学的所有数学公式进行了整理放进了盲盒内。这个特殊的礼物引来同学们一阵大笑。

运河区迎宾路小学六年级五班班主任路新月说:“过儿童节让孩子们猛玩猛花钱,并不能真正为他们带来快乐,也不会让他们终生难忘。为此学校特别策划了‘盲盒礼物’赠送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小礼物,既收获了动手的快乐,也获得了赠予的快乐。”

有一份礼物叫“自律”

5岁半的王子,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他最想要的礼物是玩具,而且要家里大人每人送他一个玩具,那样他就会觉得特别幸福。

6月1日这一天,像王子期望的一样,他果然收到了家里大人送的礼物:爸爸的奥特曼滑板、妈妈的电动恐龙、奶奶的电动机器人、爷爷的《四大名著》。

王子的妈妈张婉妮说,收到玩具的那一刻,孩子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拆开每份礼物的包装。欣赏完礼物后,孩子还悄悄地跟她说,自己很幸福,以后会更自律。

原来,这次全家总动员送孩子儿童节礼物,是早在一个月前,全家就商量好的。

张婉妮说,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没有儿童节的概念。即使这样,为了给孩子一个节日的仪式感,每到儿童节的时候,她都会送孩子一个礼物,让孩子自己选一个玩具。

只是没想到,去年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收到妈妈的礼物后,还要求爷爷奶奶给他买礼物。

“老人宠孩子,孩子要,老人就给买。”张婉妮说,从去年儿童节后,孩子隔三差五地就会找个理由让爷爷奶奶买玩具。

张婉妮觉得这样下去会惯坏孩子。于是,在今年5月初孩子提出要儿童节礼物时,她跟孩子做了个约定。

“我们做了个自律表,里边有按时洗脸、刷牙等一些自律内容。”张婉妮说,他们约定,如果王子一个月时间里,能够严格按照自律表上的要求做,那么就可以换取他的儿童节礼物。

张婉妮说,她没想到孩子这一个月里,完成了自律表上的要求,“玩具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只有成长才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我送给孩子儿童节的礼物,叫自律。”

孩子要的礼物是“爸妈的惊喜”

儿童节想要什么礼物?7岁的陈伊宁的回答有些让人吃惊。

她说,她想要的礼物是“让爸爸妈妈开心一天”。

陈伊宁今年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

陈伊宁的妈妈姜丽说,往年,孩子要么会要条公主裙,要么要一个芭比娃娃,她都是在问好孩子后,等到儿童节当天早上,把礼物放在孩子的枕边。

可今年孩子居然跟爸爸妈妈说,儿童节她不买礼物了,没意思!

姜丽和爱人还担心,孩子是不是早熟,这么小竟会觉得儿童节没意思?

令姜丽没想到的是,5月30日晚上,陈伊宁翻箱倒柜地找自己的存钱罐,并让爸爸帮忙打开。

她拿出200元钱,兴奋地说:“爸爸妈妈,今年儿童节,我想的礼物就是给你们一个惊喜——我要请你们去吃肯德基。”

姜丽说,那天孩子跟他们说,平时都是爸爸妈妈给她买礼物,带她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她现在知道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太辛苦了。所以,她打算给父母一个惊喜。

听到孩子童真的话,姜丽和爱人都很感动,这个六一儿童节,孩子长大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儿童节

记者采访了近30名家长,他们能想到的给孩子过儿童节的方式,大多是给孩子买礼物,带着孩子玩。

王辉的孩子今年5岁。六一儿童节这天,他都是带着孩子不停地玩。“一天下来,花费大约500元,大人累得像狗一样。”王辉说。

市民陈建生说:“这个儿童节,我给女儿萱萱买了两条裙子,一共300元,又买了一个小魔仙玩具,花了120元。中午一家三口吃西餐,花了230元。”

可是,许多孩子并没有把儿童节的礼物关注到吃和玩上。

记者采访了近300名孩子。一名9岁的男孩说,这个儿童节,妈妈送给他一套汽车玩具,但是他并不开心。他觉得父母的礼物很“敷衍”。他告诉记者,每年礼物都是玩具,没啥意思,“希望妈妈能同意我不再上辅导班,这是我最想要的儿童节礼物。”

12岁的高峻家住文承苑小区,他想要的礼物是“爸妈陪他在家玩一天”。因为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忙,难得陪他在家一起玩,他希望爸爸妈妈这一天都不上班。

心理咨询师于丽丽表示,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用“花钱”来给孩子过节。其实,这种物质满足可以让父母内心平衡,却无法填补孩子内心的空缺。

于丽丽建议,对孩子而言,比物质奖励更有意义的是家长的高质量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

2022-06-02 拒绝了吃和玩,他想要“一天自由”;她说最想要的是“爸妈的惊喜”——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8820.html 1 孩子要的礼物,和爸妈想的不一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