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经济开发区,有一个普通的煎饼摊。摊主吴红立摊煎饼手艺好,诗写得也很棒。没有顾客时,吴红立就在餐车旁拿起手机安静地创作诗歌。10年来,吴红立与诗歌相伴,创作出百余篇诗歌作品。
(据5月19日《沧州晚报》4版)
“十载殷勤尘味重,唯依炉火温存,亦遮风雨度晨昏,几行车辙印,镌下旧车轮。”这首《临江仙·饼样人生》,恰如其分地将自己的人生滋味进行了诗意的表达。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人称“煎饼姐”的吴红立。
每个人的生活境遇都不相同。常年埋头在生活烟火中的人,也许会感觉生活的艰辛。当接触到文学瑰丽的花园,唤醒沉睡的诗歌情结,“煎饼姐”吴红立就开启了别样人生。
虽然日复一日地摊着煎饼,吴红立的心底却诗意盎然,诗情勃发。
烟火气中的吴红立,是那样踏踏实实地观照着一花一物,感悟着生活的点点滴滴。
吴红立心怀诗意,在烟火世界里一路向阳。她找到了快乐的方向。
她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当人痛了、累了的时候,有所依靠,有所期待,亦可以当人迷茫或者失意的时候,让心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可以说,艰难的生活让诗意更显珍贵,同时,诗意让艰难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诗意无关出身,无关经历,更无关过往与前程,那是内心的一种恬淡富足。对吴红立来说,人间烟火是她生命的底色,浪漫抒情是她的诗意追求。
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吃着一粥一饭、守着一田一舍,内心充满富足惬意和诗情画意。
“各色杂粮与净水,随心画个圆圆,香葱鸡蛋最争妍,辣椒温肺腑,面酱一层鲜……”可以想象,手捧印着“煎饼姐”自创诗《饼样人生》的包装纸,每个吃着煎饼的人,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悟。一个煎饼,会让平凡的一天变得色彩绚烂。
生活中虽有很多无奈,但岁月的静好和心灵的淡然,是多么可贵。因为在这世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本就应该一半是烟火,一半是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