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近日,在黄骅法院中捷法庭的办公室内,黄骅的王某眼含热泪,紧紧握着执行法官的手不停道谢。
事情要从9年前说起。李某向崔某借了30万元钱却一直不还。多次催要无果后,崔某只好将李某起诉至法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李某仍旧不还钱,他的名下也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黄骅法院的执行法官查阅案卷时,发现李某名下的手机号码后6位都是“7”。执行法官改变执行思路,通过拍卖李某的手机靓号,将此案顺利执结。
借钱不还被起诉
输了官司仍耍赖
多年来,黄骅的崔某经营着一个海鲜批发店,生意还算红火。2013年11月,朋友李某以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崔某借款30万元。双方约定,借期为3年。李某承诺,他会给崔某高息。
借款期限到后,李某虽未如约还钱,但此后仍按期支付利息。2017年1月,李某和崔某续签了期限为一年的借款合同,并约定了利息和违约金。
2018年借款到期后,崔某多次向李某要钱,但李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敷衍他。大约1年后,崔某的海鲜生意出现了问题,急需资金。再次向李某催要借款被拒后,他将李某起诉至黄骅法院。
黄骅法院经审理,判决借款人李某还钱,但李某一直未履行判决义务。无奈之下,崔某只好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官调查无线索
欠债人突然“失踪”
2019年8月,李某申请的执行案件被分到黄骅法院中捷法庭。执行法官在收到案件的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李某的财产进行查询,但结果让人失望。李某的银行账户仅有少量存款,而且这些存款因李某卷入多起案件早已被冻结。
紧接着,执行法官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李某的财产信息,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法官,我本想申请保全李某名下的楼房,可晚了一步,李某已经提前将房产过户了,就连车也过户到他人名下了。”崔某与执行法官取得联系后说。
李某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再加上他此时突然失联,法官无法与他取得联系。执行一时陷入僵局。
法院拍卖手机靓号
为申请人讨回欠款
执行法官并没有放弃此案,一有时间就寻找李某的线索。就在这期间,崔某突然委托妻子王某代理案件。
原来,崔某由于缺少资金周转,做生意赔了不少钱,还欠下了不少外债。生意上的失败、案件执行的不如意让崔某备受打击,他情绪变得不稳定,需要药物治疗。
每次接到王某询问案件进展的电话,执行法官都会在心中暗自给自己施压,希望尽快执结这起欠款案。
执行法官经常查阅与李某有关的所有案件的卷宗,希望能从中发现线索。去年12月,李某作为原告,将别人起诉到黄骅法院。执行法官查阅到了此案的卷宗,发现李某预留的手机号码后6位都是“7”。看到这个手机号,执行法官觉得案件执行有了希望。
执行法官立即赶到中国电信沧州分公司查询这个手机号的机主,确认这个号码的机主正是李某。法官随即将这个“靓号”冻结。今年3月,李某的手机号码依法进入网络拍卖程序,最终以46万余元的价格拍卖成功。随后,法官将45万余元钱给了崔某(包括借款本金、利息、违约金)。
拿到钱后,崔某和王某夫妇来到黄骅法院中捷法庭。“法官,我家的债务差不多还清了。最主要的是丈夫情绪好了很多,你真是救了我们一家人。”王某紧紧握着执行法官的手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