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9日
第12版:12

话说“丁公祠”

■佚名

沧州古城沙盘模型中丁公祠位置图(迎薰门即小南门,位于原第一百货商场西侧路口一带)

寺观庙宇、园林亭馆等景观,是城市的眉眼五官,精神、灵气所在,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历代地方志书多有记载。

从汉建渤海郡以来,历代在沧州为官,德配天地的所谓“循吏”为之建祠的,有龚公(汉渤海郡太守龚遂)祠、包公(宋河北转使包拯)祠、于公(明少保于谦)祠、五贤(沧州知州卢廷选,王尧封、李梦熊、罗爌清、许荣昌)祠、李公(沧州知州李腾蛟)祠、何公(长芦盐运何继高)祠、瞿公(长芦盐运使瞿汝稷)祠、张公(长芦盐运使张云翼)祠、戴公(明太仆寺少卿戴世德)祠、王公(沧州知州王弘远)祠、永公(城守尉永宁)祠、丁公(乐字营防军统领、记名提督丁德昌,记名总兵李德成祔祀)祠、梅公(乐字营统领、贵州提督梅东益)祠、昭忠祠等。仅州城内外就有庙宇30余座,曾经的信徒如云、香烟缭绕,已风流云散……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位于沧州古城内的“丁公祠”。

在沧州古城小南门内,包公祠的北侧曾经建有一个提督的祠堂,那就是丁公祠。两个祠堂,包南丁北,紧密相临,间隔不到5米。

民国《沧县志》记载,“包公祠,在小南门内,为宋代河北转运使包拯建。原本在南关,后移至朗吟楼下(在南川楼运河东畔)。清乾隆七年运判史尚廉又移至分司署大门内左方,光绪二年乐军统领记名提督丁德昌重修,每岁四月八日,为贸易会专用场,商贾云集,农器交易甚多,为春人之最盛者”。而丁公祠所说的丁公,指的就是丁德昌。

丁公祠相当于一个四合院,坐北朝南,北面是一座青砖青瓦的大殿,明三暗六,内部设有隔断。檐下有卷云抱厦,四根木柱支撑,门多扇,雕刻着花纹图案。东西厢房各三间。南边中间门楼高出,有两扇大门。东西两边是两个耳房。大殿东边角落有两间土房,大殿内的香案上面供有牌位……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如今,丁公祠旧址上已经看不到一丝当年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住宅楼。

2022-05-19 ■佚名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7479.html 1 话说“丁公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