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脱县日前记录到了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刷新了此前中国最高树的纪录,是目前中国大陆已知最高的一棵树。
此次调查运用了何种手段?找到中国最高树有何意义?对此,记者采访了调查队成员——北京大学教授郭庆华和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负责人李成。
“通天”巨树
2012年9月,独立野生动植物研究者李成第一次来到墨脱。这个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县城,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墨脱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典型立体气候带;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2种,高等植物3000多种,野生兰科植物180余种。当时,他在墨脱密林里,徒步了一个月。
一年后,他再次走进墨脱深山,夜宿在格林村格林盆地内只有三户人家的小村庄里。“我拍下了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树照片,从此埋下了在墨脱及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寻找和测量最高大树的梦想。”李成说。
2014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李成通过对墨脱的考察经历以及其他朋友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表了《寻找中国最高的树》一文,阐述了世界上最高树的分布现状、生长条件,并对藏东南地区可能存在中国最高树木提出了猜想。
到了2016年,李成再次回到格林村。他通过长焦相机拍摄锁定了这些巨树中最高的一棵,并且独自穿越茂密的山地雨林,抵达这棵树所在的位置,通过随身携带的激光测距仪对大树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得到了约80米(79.8米)的粗测数据。
“当时,我一个人来到这棵树下面,真被震撼到了。这一棵树的身上,就有节茎石仙桃、耳唇兰、眼斑贝母兰、匍茎卷瓣兰、墨脱越橘、小尖叶越橘、中型树萝卜等多种附生保护植物和墨脱特有植物。感觉这树通天了。”
2018年国庆节,李成又通过无人机对这棵大树进行了简易测量和拍摄,不过由于未能携带专业的激光雷达,只能通过无人机自身的高程对大树进行粗测,获得了约81米的测量数据。这次受大雨的影响,无人机失控挂在了树上,且由于无人机自身的高度感应受地形与气压影响较大,遗憾未能获得准确的数据。
激光雷达测量
2022年4月,受墨脱县林草局委托,北京大学吕植和郭庆华课题组与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了联合调查队,对墨脱境内的不丹松进行调查。
在此之前,中国大陆最高树的纪录为72米,是一棵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高黎贡山北段的秃杉。
“今年年初,我们基于星载与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绘制并发布了30米空间分辨率中国森林冠层高度分布图。分布图显示,墨脱县的森林平均冠层高度在国内领先,存在生长最高树的可能性。”据郭庆华介绍,墨脱的百姓也经常看到当地一片很高的林子。于是,调查队在当地选取了3个样地进行研究。
70多米高的树相当于20多层楼,大树枝繁叶茂仰头根本望不到树顶,所以无法利用传统的三角测距的方法使用树木测高仪。郭庆华说,还有一种方法是爬树,但这种方法耗时耗力,爬到每棵高大的树木上测高不现实,另外人们也难以达到树尖的位置。此次,调查人员使用了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
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型的主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三维模型,是国际上权威、通用的测树方法,针对超高巨树的测量,比传统的测量方法更加准确、精细。
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进行大范围测绘,调查队发现了11棵潜在高于70米的巨树。“激光雷达可以穿透茂密的森林,通过树顶和地面的高度差,对树高进行精准的测量,达到厘米级的精度。”郭庆华说。
经过为期10天的实地考察、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调查人员在墨脱县境内的背崩乡格林村发现了高达76.8米的不丹松巨树,该发现刷新了目前中国大陆最高树的纪录。测量团队还采用无人机悬吊测绳以及卷尺测量等方法,进行了高度和胸径验证,验证结果发现两者误差不足10厘米。
可能还有更高的树
资料显示,不丹松是一种仅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地区的狭域分布树种,其主要分布范围为海拔1400米-2500米的山地雨林与亚热带气候区。
郭庆华介绍,“找到和研究中国大陆最高的树,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树木生长的机理由哪些因子决定值得探究。”他认为,这对当地旅游资源开拓和生态保护将有积极影响。
郭庆华说,墨脱县当地还有一些无人区,其中仍有可能有更高的树,未来还将持续开展研究,继续刷新中国大陆最高树木的纪录。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