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3日
第04版:04

我要建设最美的沧州坊……

程立辉7个月前来到沧州后,一直奋战在园博园建设工地上。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工程完工后沿着沧州大运河畔走一走看一看——

程立辉在沧州坊建设现场忙碌着

沧州坊效果图

程立辉和同事们在工地上

本报记者 张 丹 摄影报道

空中响着叮叮当当的声音、吊车忙碌地转动、切割机切割木材碎末横飞、几个工人正喊着“一二”将石材通过小运输车运到目的地。

这是5月9日的沧州园博园沧州坊的建设现场。

现场的倒计时器上,显示着83天。

48岁的程立辉正在一锹一锹将土铲到小车上。

时间紧、任务重,他和其他700多名在沧州坊施工的普通工作人员一样,正在加班加点地忙碌。

“沧州冬天太冷了”

程立辉是中铁八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四川人。

7个月前,随着一声令下,程立辉和几名工友从遥远的四川,开车来沧州建设园博园。

为了能尽快到沧州,几个人倒着班开车,整整开了两天。

来到工地上的工棚时,眼前是一片荒地,他和工友的任务是用几个月的时间,在这片荒地上,建起园博园沧州坊。

程立辉常年在外施工,自嘲是个粗人,皮糙肉厚,适应能力强。

可到沧州的第一天,他们就被沧州冬季的冷“震”住了。

刚来几天,他脸就被冻得生疼,手上裂出口子,耳朵也冻得十分难受。

程立辉和很多工友都是南方人,虽然从事的是施工、建筑工作,但多年来的工作地点是在云贵川等地,来北方的次数很少。

除了天冷,程立辉说,还有一个让他们需要适应的,是饮食差异。

程立辉他们刚到工地的时候,住宿的工棚刚刚搭建起来,还没有食堂,吃饭只能订本地的快餐。

四川人爱吃辣。尽管点了当地比较辣的快餐,但他们吃起来仍然觉得没味道。

为此,他们买了很多“老干妈”辣酱,配着快餐一块吃。

坚持了一段时间,食堂建好了,他们才算慢慢地适应起来。

给地基“盖被”

尽管刚开始时在一些方面不太适应,但程立辉他们一点也没耽误干活。

到工地的第二天,他们就开始了在荒地上的测量。

沧州坊是大运河集团承建的园博园项目重要区域之一,占地面积近70亩,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内有明清风格的戏楼、四合院等仿古建筑。

测量工作完成后,工人们就得开挖、打地基。

在沧州园博园打地基,也让程立辉印象深刻。

施工的时候正是冬天,最低气温-10℃。为了达到混凝土浇筑的合适温度,程立辉他们着实费了劲。

程立辉说,在他们经常施工的云贵川地区,冬天的最低温度也在5℃以上,不用做特殊的防护。

在沧州的冬天,保温工作必须得做好,因为一旦保温做不好,混凝土浇筑达不到理想状态,就会直接影响以后的施工。

于是,薄膜、草帘子、棉被、土工布都被利用起来了,整整4层保护。

不仅仅如此,在搬运钢筋的过程中,程立辉还体验到钢筋瞬间粘在手上的感觉,因为太冷了。

还算幸运,他的手没有被冻住的钢筋扯掉皮。

程立辉的一位工友在搬运钢筋的过程中,手和冻住的钢筋粘在一块,在放下钢筋的时候,手心硬生生被扯掉一层皮。

大冬天里,要想正常施工,除了保温,还要化冻。

沧州坊浇筑基础砼的时候,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程立辉他们想到了用热水冲的办法。也因此他们的衣服也一次次地被打湿。

水是热的,可到了身上,就变成了冷的。程立辉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寒冷刺骨。

学习古建筑知识

沧州坊商业街为地上2到3层仿古建筑,共22个单体建筑,其中包括2座四合院、1座戏楼、1座牌楼、1座城关以及其他仿古建筑。

虽然沧州坊的设计有专业的仿古建筑专家,但作为一线施工人员,仿古建筑的知识也要学习。

程立辉说,以前在南方施工的时候,会建一些凉亭等小的仿古建筑,结构比较简单,施工也比较容易。

但沧州坊不一样,规模大,整体结构也复杂。

如果对仿古建筑的知识一窍不通,只是单纯机械地施工,不结合现实中的复杂因素,可能建出来的建筑就会有不太和谐的地方。

程立辉说,沧州坊四合院的廊檐比较多,走廊又要串起多个房子。怕廊檐伸出来比较长会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他要咨询专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微的调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程立辉白天在工地工作,回到宿舍的时候,常常就已经到晚上11点多了。

想到仿古建筑,他会在半夜里找出资料,针对白天可能遇到的问题,再一点点儿学习。

有的时候学着学着会忘了时间。程立辉说,有几次他和工友陈自明都是到凌晨3点多才睡觉。

尽管这样,他第二天早上6点钟还得起床,再去工地工作。

“辛苦归辛苦,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程立辉说,沧州坊对于他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想到工地外看看

2022年4月20日,是程立辉来到沧州后最激动的一天。

这一天,园博园沧州坊18号楼封顶。

站在封顶的仿古建筑上,程立辉说,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

放眼望去,曾经的一片荒地,已经呈现出园博园的初步模样。程立辉说,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园博园,也看到了古香古韵的沧州坊仿古建筑一条街。

也是在那一刻,他觉得,刚来沧州时所有的不适应、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辛苦,都值了。

如今,沧州坊的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沧州坊也成了程立辉的“心头好”,他拍了很多照片,把这些照片都发给了家人,很骄傲地跟他们说:“这些都是我们建的,漂亮不?”

他也会激励家里正在上学的孩子:“好好学习,等考上好学校,到时候爸爸带你们来看看。”

程立辉说,说归说,但几千里地的距离,来一趟哪有那么容易。

程立辉说,等园博园竣工的那一刻,他和工友们一定会在园博园里好好转一转、细细看一看的。这里记录着他们这几个月时间的点点滴滴,他们也早把这些古建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程立辉来沧州半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待在工地上,他想着有空了,也去工地外转一转。

他听说,沧州的大运河沿岸,有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他想沿着沧州的大运河河畔走一走,记住这里的一草一木,记住这个自己曾经参与建设的地方……

2022-05-13 程立辉7个月前来到沧州后,一直奋战在园博园建设工地上。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工程完工后沿着沧州大运河畔走一走看一看——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6974.html 1 我要建设最美的沧州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