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5日
第09版:09

孩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4月21日,市民王女士开车经过市区浮阳大道一斑马线时,停车为一名女学生让行。此时,这位学生边过马路边鞠躬表示感谢。这一幕让王女士很是感动。

(据4月24日《沧州晚报》3版)

司机礼让行人,女学生鞠躬致谢。这“一让”“一谢”,充分体现了沧州的交通文明。司机和女学生都该被点赞,他们的行为都是交通文明的体现。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女学生鞠躬感谢司机的那一幕。

少年强则国强。不得不说,这一代少年人的素质真的很高。他们听到国歌起身敬礼,看到升国旗行注目礼,他们成长于国家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自信满满,他们意气风发。

作为成年人,我们总在是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可在现实生活中,在文明公德方面,我们大人有很多地方要向孩子学习。

女学生两次对停车礼让的司机鞠躬致谢,然后通过斑马线,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沧州少年——自信守礼,懂得感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优秀的孩子一定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行为,体现家长的素质;孩子的举动,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在这里,我也为孩子的父母点赞,是你们教育有方,培养出了懂事有礼貌的孩子。

女学生的行为,对司机也是一种正向激励。

得到孩子的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司机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行人与驾驶员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狮城会越来越文明。

一条斑马线,文明两代人。女学生小小的举动,让城市有了温度。

互相礼让,文明出行。斑马线上礼让行人,产生的文明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前些年,我过马路时,观察到在一些没有信号灯的路口,给行人让行的车辆并不多。

最近几年,让行的司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自发的让行。我有好几次过斑马线,司机都远远停下车,让我先行。遇到这样的时刻,每每让人感动不已。

其实,驾驶员不开车的时候,也是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礼让行人,就是礼让自己。

创建文明城市,你我都是践行者。

2022-05-05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6103.html 1 孩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