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运河区锦绣书苑·城市书房正式揭牌对外开放。同时,运河区的24个社区书吧也挂牌运营。每个书吧配备图书1000册以上,并配备了能上网的电脑。
(据4月22日《沧州晚报》3版)
这24个书吧,是运河区根据人口分布特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群众阅读需求等情况,科学测算“15分钟阅读圈”覆盖范围合理布局的。
城市书房、社区书吧将书香文化引入社区,方便了市民阅读。试想,您走出家门,就可以在离小区最近的社区书吧安静地享受一段阅读时光,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了,闲暇时,是不是更习惯拿起手机,刷朋友圈、刷视频。
那么,在各类社交平台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并且平台以精确的算法推送我们喜欢的内容,各类知识的获得仿佛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
著名学者胡适曾专门谈过读书的重要性。他说,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开阔视野,远离井蛙之观天,弃燕雀之心而立鸿鹄之志;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的变迁,并可获得新思想、新材料。胡适这段话虽然发表于上个世纪,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借鉴的意义。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读两种书:一种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应用性质的工具类图书,通过读书,提高能力,掌握技能,以改变现状;另一种便是“无用”之书,可以是散文、小说、诗歌,也可以是哲学、历史,徜徉书海,安放心灵。
就像作家毛姆说的那样:“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
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只有不断读书,才能吸收知识,丰富内心。在阅读里见识过广阔天地,才能不断打破惯性思维,加快前进步伐,拥有更多可能。
愿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
愿我们都能享受读书的静美,愿书香润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