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什么有些人 比别人老得慢?
以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衰老过程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雷克本研究发现,正是端粒的长短,控制了细胞和人体的寿命。老得比一般人慢,或许正是端粒变短速度慢于常人。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质结构。你可以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根鞋带,那么端粒就是鞋带的塑料头。它能够保护染色体端免于降解和融合。细胞每次分裂复制染色体的时候,端粒内侧的DNA是全面复制,但是端粒那一段的DNA,每次都会少一点。
所以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变短一点。如此一来,端粒变短了,人也就变老了。
心理压力研究者对很多长期照顾患病孩子的妈妈进行端粒测量时发现,那些感觉自己照顾孩子压力特别大的母亲们,端粒是最短的。也就是说,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会加剧端粒变短,从而加速衰老。不过,影响端粒变短的因素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
02为啥种子的大小
如此不同?
这与它们自身的生长需要有关。
一方面,种子的大小通常与它们选择落脚点的距离和时间有关。能“旅行”更远、更久的种子往往更大,种子的外壳更坚硬,比如椰子的种子,椰子在海水中浸泡4个多月,仍能发芽。而大多数不需要“长途旅行”的种子更小。
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植物的种子较轻,能乘风而起,较快地飞到相对较远的地方,比如蒲公英的种子;而另一种情况是,没有“御风”本领的种子,比如最小的兰花种子,它们不能随风飘向远方,因此它们进化出另一种能力——多产种子。兰花每次能产生数百万颗种子,这些种子掉落在地上,总有能存活下来的。
另一方面,种子的大小还与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关。植物种子发芽之后,还需要长出足够的叶子才能独立生存。那些生活在阴暗环境下,但又需要长高才能获得阳光的植物,比如橡树,就会产生相对较大的种子。较大的种子中含有足够多的营养,有助于这些植物的幼苗生长,保证植物的存活率。
03岩石行星
有行星环吗?
在太阳系中,气态行星有行星环,但是岩石行星却没有。
科学家们认为,气态行星形成行星环可能不是因为它们是气体行星,而是因为它们位于外太阳系。
据分析,太阳形成初期,释放的能量将大部分轻质的气体和挥发性分子从太阳系内部区域排出,只有较重的元素留在了太阳系内部,形成岩石行星。
而外太阳系行星拥有的巨大引力、易挥发物质的存在以及行星周围众多卫星对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牵引,意味着这些行星更有可能形成并保持行星环。
当然,这并不是说内太阳系里的岩石行星不能有行星环。例如火星,火星有两颗卫星,现在火星中的两颗卫星正在被推向火星。科学家估算,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大约5000万到1亿年之后,火星中的卫星将被火星的引力撕裂,形成火星的行星环。
据“中科院物理所”“大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