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候磕磕巴巴地跟着妈妈学朗读,到现在能自信地登台演讲,或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担任小主持人……她越来越喜欢演讲和主持。不知不觉中,长大后要当一名主持人的梦想也悄悄地在她的心底萌芽。她就是回民小学6年级1班学生王安格。
妈妈和老师的鼓励
从上幼儿园开始,王安格的妈妈就经常拿着一本童话书给她讲故事。有一次,王安格心血来潮,也想给妈妈读一读书上的故事。于是,她拿起一本童话书,一个字一个字磕磕巴巴地读起来。
读着读着,她羞涩地看了看妈妈。让她没想到的是,妈妈正面带微笑欣慰地看着她,她读得更起劲了。
从那以后,王安格经常捧着一本书,像模像样地读给妈妈听。随着识的字渐渐增多,再加上不断地练习,她读得越来越流畅。
王安格上一年级时,有一天老师推荐她去参加一个国学演讲比赛。演讲比赛?什么是演讲?王安格当时对演讲还一无所知。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她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但是也要完成得好一点。”王安格认真地做着演讲前的准备。
为了尽快背熟演讲稿,她像着了魔一样,一有时间就背,吃饭前背,课间背,晚上写完作业背……
起初,王安格总是背不过,急得哭起来。妈妈见了鼓励她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师也跟她说:“你一定行的,老师相信你!”
王安格说:“老师和妈妈的鼓励给了我信心,让我干劲十足。”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安格顺利地通过初赛,进入决赛,最终获得个人组二等奖。
有了自己的想法
有了这次参加演讲比赛的经历,王安格渐渐地喜欢上了演讲。她说:“我喜欢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每次演讲前,写演讲稿是王安格要面对的第一关。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她每天晚上都坚持读书,而且每次都会写读书笔记。
除了认真准备演讲稿,王安格还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设计一些新颖的“特别环节”。
有一次,王安格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诗词朗诵比赛,她就想到一个点子:在朗诵结尾时加上一段他们学诗词的感受,再用一个循序渐进、越来越快的节奏来带动现场观众。
她把这个想法和老师说了,老师也支持她。比赛当天,他们表现出色,最终获得了二等奖。
享受比赛过程
去年,老师又推荐王安格去参加运河区教育体育局“预防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演讲比赛。她很快就准备好了演讲稿。可是,在赛前的学校模拟比赛中,她和另一名参赛同学的演讲稿构思非常相似。她主动提出来,自己再修改一下演讲稿。
那天,王安格回家写完作业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但她还是重新写了一篇演讲稿。
比赛当天,王安格自信满满地来到现场。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时,她抽到的是最后一个。虽然等到中午12点才登台演讲,但是让她庆幸的是,比赛后期很多同学都参加完比赛离场了。现场没有那么多人,她也就不紧张了。
王安格开心地说:“我的演讲很顺利。而且,我还有一个小心机哦!我在演讲稿的最后设计了一句宣传语:让我们大声地对校园欺凌说拜拜。我这句话一出口,现场的评委老师都被逗笑了。”
后来,老师告诉她,她获得了这次演讲比赛的二等奖,也是学校唯一一个获奖的。
王安格说,在她眼里,其实名次并不重要,她最开心的是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认可,还有在参赛过程中学到的从容面对挑战的信心和勇气。“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去拼搏、去努力了,无论什么结果都是好的。”
王安格的梦想是当一名主持人,一个像撒贝宁一样风趣幽默、像董卿一样知性优雅的优秀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