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9岁艺人刘畊宏凭借与妻子直播跳操迅速出圈,在这个减肥旺季,成为涨粉千万的“全民健身教练”。
“腰间肥油咔咔掉,人鱼马甲线我都要”——伴着周杰伦《本草纲目》的音乐,刘畊宏一边喊着打气口号,一边跳着自编的高强度毽子操,吸引了众多网友每天“云健身”。屏幕外勤奋跟练的人,有的已经初见成效,也有人晒出自己过度练习导致肌肉拉伤,甚至进医院的经历。
如何在收获锻炼效果的同时,避免身体损伤?现在,专家提醒,健身有个“最佳顺序”,并教你5步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第一批“刘畊宏女孩”已受伤
你身边有“刘畊宏女孩”吗?她们的年龄跨度上至中老年人,下到小学生,每天齐刷刷地守在屏幕前跟练。
在这轮跳操热的带动下,一些男性也加入了训练。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也掀起一阵挑战热,大家纷纷打卡刘畊宏自创的毽子操,并交出“健身作业”。
从马甲线教程到毽子操,每天90分钟的甩汗律动中,刘畊宏穿插了各种肌肉训练动作,看似简单,却让一些人直呼“崩溃”。
对于跟练的网友来说,练完的“效果”也出现了两极化,一种是在长期坚持下腰身变化肉眼可见的;还有一种可能是这样的:刚练完第二天,下楼困难、走路肌肉酸痛的样子,被不少人调侃为“刘畊宏效应”。
其实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主要和乳酸堆积有关,通常几天内就能自行缓解。但如持续疼痛或造成运动损伤,则有以下诱因:
未充分热身 正常情况下,血液是较均匀地分布在体内的。运动时,心、肺和肌肉的负荷加大,这时就需要更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充分热身即能满足这种要求。
运动基础薄弱 对于没有运动基础或基础薄弱的人来说,突然进行这种多关节高强度运动,腰肌劳损、韧带拉伤以及扭伤的概率更大。
运动过量 每个人能承受的运动量不同,过量则可能加剧乳酸堆积,出现腰酸背痛等软组织劳损。
平衡能力差 平衡及协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摔跤,造成关节扭伤甚至骨折等严重后果。
专家提醒,运动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跟风,锻炼时还要选择较宽敞的空间,如居家练习建议配个防滑垫,防止摔伤。
运动有先后顺序
疫情之下,直播跟练的兴起,帮人们找到了一种简便安全的居家锻炼方式。
比起天天高强度运动、盲目追求时长,高效健身的基础在于结合自身情况、科学锻炼顺序。这样不仅能保证效果,还可以确保安全性,并且不容易半途而废。
为了保证最优效果,建议同时搭配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并且遵循“先力量,后有氧”的健身顺序。
力量训练风险比有氧训练高,需要完成相应的训练组数才能有效,因此要保证充沛的体力;
有氧运动结束后,疲劳会导致运动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控制力下降,极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从能量消耗角度看,刚开始运动时,身体消耗的是糖原,不是脂肪,而力量训练主要消耗的是糖原。当其结束后再进行有氧运动,正好消耗了糖原,身体快速进入燃脂阶段,大大提高了减脂效率。
“五步健身方案”
在上述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建议大家根据个人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照5步制定自己的“健身方案”:
第一步 自我评估
做任何运动前都需要自我评估,包括是否有肌肉酸痛、时间上是否适宜运动、能量是否充足、是否要在运动前摄入食物等。
第二步 热身
持续10分钟—15分钟 功能性热身活动持续10分钟—15分钟。先从缓慢动作开始,然后进阶到速度更快的动作,最后再做爆发性动作。
以跑步为例,先从快速步行开始,逐渐至慢跑,让腿部肌肉得到充分活动,慢慢提升心率。
动态拉伸 动态拉伸包括边走边用腿踢向手臂、开合跳和踢臀跑等,能积极地拉伸肌肉和韧带,从而增加活动范围,降低受伤风险。
静态拉伸如弯腰够脚趾等并不能起作用,可在锻炼后进行。
有针对性 热身应选用与实际锻炼相似的动作。
例如,进行有氧锻炼,热身活动如快步的目标是缓慢增加呼吸和心率,以防在锻炼期间过早疲劳。
第三步 力量训练
持续30分钟—1小时 遵守先提高肌肉力量再增强肌肉质量的原则,即先采取较小负荷、多次重复的方式。
例如,每周3次的力量训练中,先降低负荷,每次做4个—5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5组,每组重复10次—20次。
待动作熟练、身体适应能力增强后,再进一步增强肌肉质量,即采取较大负荷、较少重复的方式。
先高耗能,后低耗能 高耗能的训练包括胸肌、背肌、腿肌等大肌群的训练;低耗能的训练有肱三头肌、肱二头肌、腹肌等小肌群的训练。
这样做除了能保证运动安全,先练大肌群还会调动更多肌肉参与,效果翻倍。建议新手练习的具体组数如表:
新手锻炼建议:
刚开始时,小肌肉群不超过2组—3组;大肌肉群不超过3组—4组;
1个月后,小肌肉群不超过2组—4组;大肌肉群不超过3组—5组;
2个月后,小肌肉群不超过3组—5组;大肌肉群不超过4组—6组;
3个月后,小肌肉群不超过5组—6组;大肌肉群不超过6组—7组。
顺序:上半身→下半身→核心
若先练下半身,再练上半身,容易身体不稳,增加受伤风险。
上半身和下半身训练都会用到腰腹力量(核心力量),将其放在最后,不会影响其他训练效果,并保证整体运动的安全性。
可采取胸→背→肩→手臂→腿部→核心(腰腹)的顺序进行。
注意不要对同一块肌肉反复练习,应对肌肉群交替练习,让肌肉得到一定恢复,在下次练习时也能承受相对更大的负荷,达到训练效果。
第四步 有氧训练
完成力量训练后,体能有所下降,有氧运动的时间可适当缩短,或仅将其作为一个放松的方法,建议慢跑、快走。
体能好的人,可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但与力量训练相加总时长需控制在90分钟,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疲劳。
如只是单纯进行有氧运动,最短应达到20分钟,随着体能增加可逐渐增加至30分钟—60分钟。
第五步 拉伸
每次运动后,一定要对关节进行拉伸、放松,帮助肌肉恢复原本长度,加速肌肉弹性的恢复,并减缓酸痛。
运动后如肌肉出现紧绷、发胀、微疼的情况,可立即采用冷敷15分钟—30分钟的方法。若始终无法缓解,应立即就医。
据《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