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块玻璃拼装史上最大的“太阳神鸟”、4小时完成冰球篮球场地转换、海绵地面瞬间吸水……再过60多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四川成都举行,目前已完工的49个大运会新(改)建场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藏着不少“黑科技”。
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是成都的城市形象标志,也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主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巨大的采光顶上,有一个史上最大的“太阳神鸟”图案,其建设过程科技含量十足。
“我们用12540块不同规格的彩釉玻璃,将原始的‘太阳神鸟’放大了270万倍。”中建东方装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钟杰说,在玻璃安装之初,如何让每块重达100公斤的彩釉玻璃在近50米的高空中快速、精准入位,是个巨大难题。
位于东安湖体育公园的多功能体育馆,除承办大运会体操比赛项目,未来还可举办篮球、冰球、羽毛球等16项室内体育赛事。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依靠一种新技术,该体育馆4小时即可完成冰球与篮球的场地转换。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场地下方的一层冷水管和一层热水管实现。”中建三局东安湖三馆现场负责人霍佳龙解释道,比如篮球场转换为冰球场时,先拆卸活动木地板,再通过冷水管不断降温,降至零下9℃后,不断洒水凝冰,最终形成9厘米厚的冰面,即可进行冰球比赛,“4小时的转换时间,全球领先”。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