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4日
第04版:04

高考临近,请考生小心商家“套路”——

“聪明药”“绝密押题”……都是骗人的

2022年高考临近,预计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仍将超过千万。考生和家长紧张备考的同时,“高考周边”也迎来了火热销售期。围绕学子衣食住行,商家动足脑筋,深挖“高考经济”。

以考为名营销,价格水涨船高

真正的“状元福地”所出、每一次打开能量自来……拉开大红色礼盒,绒面内衬上静静躺着四件助考“神器”。分别是一根“一鸣惊人”足银转运手绳、一支“状元及第”纯铜墨笔、两枚“金榜题名”和“逢考必过”的珐琅胸章。

这是某博物馆与文创公司合作,于不久前“首次权威出品”的2022《金榜题名》考神能量套装,福利价149元。

此外,更有五花八门与“考试”并不沾边儿的产品,也努力借着高考来营销,令人不由感叹商家脑筋之活络。

近年来,家长选择穿上红衣送考,取“开门红”之意,更有妈妈们穿上旗袍,几乎成了考场外特定的风景。袜子、内裤、T恤上,各种各样的标语不断推陈出新。甚至连口罩,也印上了“高考必胜”“高考加油”等字样,摇身一变成为高考“专用口罩”。

记者看到,今年不少商家极具创意地推出“高考励志礼包”,将旺仔牛奶、薯愿薯片、芬达汽水等各类现成小零食放在一个盒子里重新包装出售。以一份励志礼包为例,内含两听旺仔牛奶,一盒两枚装的好丽友派,一小盒薯愿薯片,以及几枚祝福便签。组成精美礼包后售价79.9元,而如果分别购买,这些东西总价不会超过20元。

数百元“绝密押题”,水分很大

进入考前冲刺阶段,考生免不了做一些成套的模拟试题来培养手感。相较一套售价几十元的普通模拟试卷,一些试卷换用厚实牛皮纸袋或礼盒包装,再冠以“押题”“密卷”等,售价便飙升至两三百元,四五百元的也不鲜见。

那么,天价押题卷的“预测”效果怎么样呢?在某考卷详情中,列举了多道“押中”题目。对于一道题干、问题均不同的数学题,因均考察了“不等式计算”这一考点,即将其判定为“押中”。另一道物理选择题也是类似,因考察了磁场受力模型,即便连选项表现形式都不一样,仍视作“押中”。

备考没有捷径,提防上当受骗

如果不在意虚高的价格,买些穿用物品,通过寓意来表达家长对孩子的期冀祝福,图个吉利,或者多做几套“押题卷”来巩固考感,树立信心,倒也并无不可。而有些考生和家长,则将一些“捷径”当了真,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据济南警方披露,2019年高考过后,警方破获一起网络售卖高考押题试卷骗取考生家长钱财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从书店和网上买来普通考试试卷,搜索含“家长、高考”等关键字的QQ群,大量发布高考经验分享广告。冒充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兜售“高考押题试卷”,骗取山东、浙江、湖南等多位家长钱财共计十余万元。

最近大火的都市剧《心居》中,冯绍峰扮演的男主角施源在高考前,喝下妈妈特意准备的补药。没想到,妈妈错把安眠药当成集中精力的药,导致儿子高考严重失利,她也懊恼生病。

事实上,所谓能“提升专注力”的药,一度以“聪明药”的名头在考生和家长、网文写手,以及考研考公一族之间热传。而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多起走私、贩卖毒品罪显示,“聪明药”其实就是莫达非尼、利他林、专注达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严重的嗜睡症等,健康人服用初期会感到精力旺盛,但很快会显现出恶心、失眠、头疼等副作用,还可能形成药物依赖。

“高考市场”火热,可以说基本上能想到的点,都被商家开发出来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此评价称,主要就是因为商家捕捉到家长和考生的焦虑情绪,从而利用这一点进行营销。考生和家长要理性认识高考的意义,不被干扰因素影响,从容应考。

据《北京晚报》

“绝密押题”

2022-04-24 高考临近,请考生小心商家“套路”——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5302.html 1 “聪明药”“绝密押题”……都是骗人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