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少静)“能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无比光荣。”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昨天和记者谈起冬奥会帮扶经历时,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谢依然兴奋不已。
王谢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的大二学生。去年12月16日,包括王谢在内的142名帮扶人员组成团队抵达张家口,在崇礼太舞滑雪小镇的酒店里开展冬奥帮扶工作。
初到崇礼时,王谢负责帮扶的酒店还未正式营业,她和同事们只能住在山下的员工宿舍,靠泡面和八宝粥充饥。搬家具、搞卫生、做消杀……每天,她都要到山上的酒店去“开荒”。大约一个月后,酒店开门营业,迎来了大批媒体人员入住。
帮扶人员需要严密防护,防护服、面屏、N95口罩等一样也不能少,而且手套、鞋套要穿戴两层。
每天,王谢和同事们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打扫客房、清理垃圾,再将垃圾分类消毒、装袋。一套程序下来,王谢经常累得满头大汗,呼出的热气凝聚成水珠从防护面屏上流下来,衣服也都湿透了。
王谢说,帮扶工作有点累,但她从中学到了很多。她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发扬冬奥精神,为国家、为家乡继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