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4日
第05版:05

河间志愿者刘盼盼14年无偿献血43次,献血量高达8800毫升。她说献血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我们从未谋面,却已血脉相连”

献血救人

刘盼盼(中)坚持14年无偿献血

“我愿意”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3月20日,32岁的刘盼盼来到沧州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她的第43次无偿献血。

她挽起袖子,伸出胳膊,这一次捐献出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这是我志愿服务生涯中比较有意义的一次献血。”刘盼盼说。

当时,因为疫情的原因,沧州市献血人数减少,各级医院临床用血紧张。

为此,沧州市中心血站开通了绿色通道。最终,刘盼盼完成了这一次无偿献血。

18岁的礼物

刘盼盼今年32岁了。别看她年纪轻,却已无偿献血14年。

至今,刘盼盼还记得第一次无偿献血时的场景。

当时,刘盼盼正在上大学。她和同学们出去逛街的时候,在街上遇到了一辆无偿献血宣传车。

当看到献血车上的救助标语——“请您捐献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生命”之后,刘盼盼深受触动。她觉得无偿献血是一件能够帮助别人的好事。

“既然能帮助到别人,我为什么不试试?”刘盼盼走上献血车,向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些问题。当时,刘盼盼不满18岁。献血车上的医生告诉她,她还不符合无偿献血的标准。

“当时我感觉挺失望。”刘盼盼说。但是,她把这件事儿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当她在大学校园里过完自己的18岁生日之后,刘盼盼又一次来到了献血屋。

在完成了各项检查之后,刘盼盼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无偿献血。

“第一次献血挺紧张的。”刘盼盼说。那一天,她捐献了400毫升的全血。

之后,工作人员跟她说了很多注意事项,让她这几天注意休息,不要疲劳……

“我印象特别深,当时工作人员还奖励给我一桶油。”刘盼盼说,她当时提着这桶油就回了学校,一口气爬上了3楼。“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刘盼盼笑着说。

也就是从那时起,刘盼盼知道自己的血型是A型。

当时,刘盼盼咨询什么时候可以第二次献血。工作人员告诉她,捐献全血需要间隔6个月以上。

从那时开始,刘盼盼就算着时间,一年坚持两次无偿献血。

说服妈妈

大学毕业后,刘盼盼来到河间市果子洼回族乡北务尔头小学,成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在这期间,她一直坚持无偿献血。

在一次聊天中,刘盼盼不小心把自己无偿献血的事儿说漏了嘴,让妈妈知道了这件事儿。

“当时,我妈急了。”刘盼盼说,妈妈冲她发了火。

妈妈说,你一个小姑娘,体重也就一百斤,献什么血啊?影响了身体是一辈子的事。

刘盼盼告诉妈妈,无偿献血不会损伤身体,还能救人,是一件大好事。

经过了一番“争论”后,谁也没说服谁,妈妈气得好几天不理她。

刘盼盼并没有放弃,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刘盼盼就反复给妈妈做工作。

经不起刘盼盼的“软磨硬泡”,妈妈终于被说服了。

后来,刘盼盼因为做好事获得了很多荣誉,妈妈也感到很骄傲。“我家女儿这些年一直坚持献血,原来能救很多人啊。”刘盼盼的妈妈自豪地说。

之后,刘盼盼恋爱、结婚、生子……“只要符合条件我就会去无偿献血。”刘盼盼说。家人都特别支持她,甚至想要跟着她一起去。

一开始,刘盼盼每次捐献的都是全血。“捐献全血,需要间隔的时间长。”刘盼盼说,通过了解,她得知可以捐献血小板,而且间隔的时间短。“从那时起,她的捐献次数明显增多,由一年两次到一年7次。”刘盼盼说。

救人

刘盼盼能在献血之路上坚持,并非偶然。当年,她是一名志愿者,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做公益活动。在一次志愿服务中,刘盼盼认识了坚持无偿献血20年的刘建波。受刘建波的影响,她也下定决心,在献血之路上与队员们结伴同行。

“从那时起,我就跟着我们队员们一起无偿献血。”刘盼盼说,她这才知道,原来有很多人和她一样,坚持做这件好事儿。“心里很温暖。”

一次,刘盼盼在团队微信群中接到求助信息。“有一名白血病患者需要A型血。”

看到求助信息之后,刘盼盼马上在群里回复说:“我是A型血……”

当时,这名患者的家属见到刘盼盼之后,握着她的手,反复地说着感谢的话。

患者按时输上了血保住了性命。“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们满含热泪的双眼。”刘盼盼说,家属们甚至激动地哭了起来。

献完血之后,刘盼盼很高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一天,刘盼盼接到一个求助信息:一名乳腺癌患者做手术,急需A型血。

这名患者的亲朋好友都想去献血,可没想到,大家均不合格,为此急得团团转。

最终,他们通过朋友找到了刘盼盼。她二话不说,去医院献了血。

当时,刘盼盼献完了血之后就回家了,连名字也没留。几天后,这名患者的家属找到了刘盼盼,送了她一面锦旗。

有一次,刘盼盼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求助信息:一名外地人来沧州出差,发生车祸,由于失血过多,急需输血。

看到对方需要的是A型血之后,刘盼盼义无反顾地去献血。那一次,刘盼盼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刘盼盼说,当看到有的人因为输了她的血之后,生命得到救治,她就觉得非常欣慰。“用自己可以再生的血,去挽救别人不可重来的生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刘盼盼说。

我愿意……

刘盼盼从满18周岁就开始无偿献血,共计献血43次,献血量高达8800毫升。

每次,刘盼盼和志愿者们一起去献血的时候,总有人不合格。献血之前,刘盼盼会强制自己保持清淡饮食。“我们现如今是捐献血小板。”刘盼盼告诉记者,捐献血小板对人的血液的要求很高,吃得稍油腻一些,就可能导致不合格。

献血前几天,刘盼盼会多喝水、多睡觉、生活规律。“有时,看到儿子吃汉堡,我特别馋得慌。”刘盼盼说,但知道自己要坚持无偿献血的时候,就忍了下来。

在2020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她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后如有患者需要骨髓移植,如果配型成功她会积极捐献。

刘盼盼曾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20年她荣获河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和“河间好人”典型代表荣誉称号。

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走上大街小巷向市民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来。

14年,她的初心一直没变,就是帮助更多的人。“献血救人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我们从未谋面,却已血脉相连。”

对于刘盼盼来说,幸福就是在奉献中收获快乐……

2022-04-14 河间志愿者刘盼盼14年无偿献血43次,献血量高达8800毫升。她说献血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4402.html 1 “我们从未谋面,却已血脉相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