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心脏里“放了个支架”真是很常见。但放了心脏支架之后,患者还是有很多疑问,比如:心脏支架有寿命吗?放好支架了,为何还要吃药?
心脏支架的使用寿命
做心脏支架手术时,要先使用球囊导管进行扩张,把血管里的斑块压扁,同时把血管撑大。然后再放置心脏支架,支架会把斑块贴在血管壁上,且维持血管腔的大小。这样,支架就能和血管内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还能防止血管因弹性回缩再次变窄。随后,血管内膜上的内皮细胞会一点点生长起来,逐渐去覆盖支架小梁,最终,支架就和血管壁融为一体了。因此,心脏支架没有“使用寿命”这一说法。
坊间流传的“心脏支架需要几年一换”的说法,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早年的心脏支架都是用医用不锈钢制成的“金属裸支架”,这种支架被放进血管后,会刺激血管内皮过度增生,引起支架表面的内膜过度增厚,甚至会使被支架撑开的血管再次出现狭窄,医学上将其称为“再狭窄”。在“金属裸支架”时代的再狭窄概率高达50%左右。
不过,这种“金属裸支架”目前已经很少使用了,取而代之的是“药物洗脱支架”。这种支架是在“金属裸支架”表面涂上了可以抑制血管内皮增生的药物,从而使血管发生“再狭窄”的概率大大降低,为10%左右。
事物总有两面性,“药物洗脱支架”能够有效地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同时,也导致了血管内皮无法均匀地覆盖支架小梁。
心脏支架没有“使用寿命”这个概念,一旦植入,心脏支架就会与患者的血管终身相伴。
心脏支架术后要坚持服药
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在,为了从根本上治疗这些疾病,患者必须通过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血糖水平。
目前,置入冠脉的支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药物洗脱支架,以及较少使用的金属裸支架。无论是何种材质的金属或者合金支架,对于人体血管来说都是“异物”,会刺激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随时有可能形成血栓。因此,心脏支架术后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是必须的。
为什么要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首先,我们要明白两个概念:单药治疗,是指只吃阿司匹林一种抗血小板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指在吃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用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
研究显示,在心脏支架术后1年内,双联治疗的疗效优于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可以更有效地预防支架内形成血栓。
心脏支架术能够有效地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但不能阻止冠心病的发展,术后坚持终身服药是必须的;支架术后的最大敌人是支架内血栓,为了预防血栓,必须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在术后一段时间内还必须接受“双抗”治疗。
据“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