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1日
第09版:09

小区公共收益不能是糊涂账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小区内房子越来越高,电梯越来越多,电梯里五花八门的广告也越来越多,可挣得钱都去哪了呢?很多居民并不清楚。

(据4月7日《沧州晚报》3版)

小区公共收益的收入和处置,一直是业主关注的话题。可现实中,很多人对这个收益的构成和如何分配使用并不太清楚,这就给了一些物业公司以可乘之机。他们在公共收益上打擦边球,于是,电梯里的广告收益也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糊涂账的出现呢?笔者认为,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首先,账目公开是前提。报道中,不少小区业主表示,不知道电梯里的广告收了多少钱,钱又用在哪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所有。这就说明,电梯广告收入是属于全体业主的。账目不公开,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业主的知情权。

其次,角色定位是基础。如今,物业公司和业主产生矛盾的事件屡见不鲜,其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一些物业公司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物业管理不是一味去管,而是服务与管理的结合,“七分服务,三分管理”。就拿这个电梯广告收益来讲,物业公司只是暂时代管,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钱在谁手里就是谁的。从这个角度出发,物业公司充其量是“管账的”,是服务于全体业主这个“老板”的。

再次,取信于人是关键。物业公司要想有一个长远的良性发展,关键是要赢得业主的信任。只要你真心实意做好服务,为全体业主做到利益最大化,业主没有理由不支持你;反之,如果只是一味从自身出发,天天想着往自家口袋装钱,服务搞不好、挣钱有一套,那就离拍拍屁股走人不远了。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公开账目只是第一步,还要把账目做到细化,每一笔收支要有凭有据。只有这样,物业公司才能取信于业主。

最后,有效监督是保障。职能部门要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出台相关规定,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监督职责,对不规范的物业公司进行有力、有效的监管。

除此之外,作为服务方,物业公司在获取报酬的同时,要考量业主的合理权益,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杜绝糊涂账,让业主居住更安心。

2022-04-11 本报评论员 韩 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3978.html 1 小区公共收益不能是糊涂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