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7日
第14版:14

说话的最高境界

坏话好说

建才 摄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假如沟通是一样商品,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事物都高昂的价格来购买。”

不会沟通的人,总是在无形中为自己筑起一道道围墙。

而一张会说话的嘴,往往让我们在生活中好运连连、如鱼得水。

《史记》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楚庄王有一匹爱马因病而死,为了悼念,他决定以大夫之礼将马下葬。

此举遭到朝臣强烈反对,认为于礼不合。许多大臣以死相谏,但楚庄王仍坚持自己的想法。正当群臣摇头叹息之际,侍臣优孟突然号啕大哭。

楚庄王吃了一惊,问他:“爱卿,因何事而哭?”

优孟擦着眼泪,说:“堂堂楚邦大国,有何事办不到?大王将爱马以大夫之礼下葬,不但不过分,还嫌轻视。我请大王以国君之礼葬之,这样诸侯们也会知道大楚的威武。”

群臣听到优孟的这番话,顿时哗然。楚庄王却沉默不语。良久,他才开口:“是我有欠考虑,为马下葬一事就此作罢。”

与人沟通的时候,若措辞太过直截了当,容易招致对方的反感,甚至引发争论与冲突。

相反,把话说得婉转一些,对方心情愉悦,也就更容易听得进去意见。

狠话柔说

我有个堂妹,去年入职一所小学。由于刚到新环境,不太适应,她在一次展示课中评分很低。

课后,她被叫到校长办公室。

原本做好了挨批的准备,没想到校长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小李老师,目前看来,家长把孩子放在你的班上,可能不太放心,你得尽快做出改变。”

校长温和的劝勉,不仅让堂妹松了口气,也使她真正卸下包袱,专心改进,不久便获得了第二次考评头名。

荀子说:“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疾言厉色,言辞中夹枪带棒,往往给人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口。而温言细语,却能以柔克刚,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山。

说话柔和,并非刻意讨好,而是把别人放在心上,处处体谅。

大话小说

老子有句至理名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声调越高的人,越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真正有实力的人,嗓门从来都不大。

孔子讲过一个故事。

鲁国有个将军叫孟之反,在军队打了败仗时,他主动率领部下殿后,抵挡敌军追击。等到安全回城后,大家都赞扬他。他却回答道:“并非是我勇猛,实在是我的马不肯走。”

孟之反的英勇有目共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大彰其能。相反,他一直谦让,毫不居功,因而人们更加敬佩他了。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高谈阔论,吹嘘自己,而是在低调中不断完善自身。

行走于世,多检视自我,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把自己看小,把事情做大,才能不断增加人生的宽度和广度。

急话缓说

《礼记》中说:“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说话太急,往往无端生出是非,开口慢半拍,才是化解矛盾、维系关系的良方。

两年前,我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曾因工作和一位同事起了争执。当时我们共同负责制作一期产品广告,我负责前期统筹和文案脚本,他负责拍摄和剪辑。

拍摄过程中,我们在很多情景与构图的设计上产生了分歧。

有一次,我直接就急了,当着整个团队的面说:“之前沟通得很明白了,你到底能不能配合,不行就换人!”顿时,我把场面弄僵了。这位同事不仅拒绝再跟我对接,私下对我也疏远了。

虽然当时是因为工作没达到预期效果,心里着急,但这样当众让人难堪的说话方式,不仅没解决问题,还让我失去了一位并肩作战的伙伴。

从那以后,我才懂得在说话之前,先在脑海中过一遍,剥离掉情绪再开口。

人越是急躁的时候,越容易说出一些冲动的话。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话到嘴边,再等一会儿,对于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守住做人分寸,有话慢慢说,为思考留有余地,也让彼此留下体面。说出口的言语,不是简单的汉字组合,而是一个人内心情感和为人境界的流露。

做一个会说话的人,不光用嘴,更要用心。说得多,不如说得对;说得对,不如说得好。

2022-04-07 坏话好说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3754.html 1 说话的最高境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