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时患上肠癌
近日,这样一个病例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57岁的丁女士今年去做了个检查,结果查出结肠癌早期,做了内镜下治疗。抱着“以防万一”的心态,陪床的老伴顺便也做了肠镜检查,没想到老伴的情况比丁女士还严重。
丁女士说,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一切早有端倪。
两年前,丁女士发现自己的大便变细且不规律,时不时发生便秘。这种情况,从前也偶有发生,因此她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今年开始,丁女士的症状突然加重,腹痛、腹胀好几个月。她终于忍不住了,去了当地医院做肠镜检查,结果竟是结肠癌。
后来,她到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所幸是早期,只需要在内镜下做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需要再进行外科手术。
在丁女士住院期间,她的丈夫黄先生(化名)在陪床时想,自己闲着也是闲着,毕竟已经59岁了,还从来没有做过肠镜检查,于是主动做了。没想到,病理结果显示,居然也是结肠癌,且比丁女士的更加严重,已经到了必须做外科手术的程度。随后,黄先生被转入了肛肠外科,进行了病灶切除,所幸手术顺利。黄先生心有余悸:“因祸得福啊,要不是妻子生病了,我根本不会去做检查,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不健康饮食易致肠癌
肠癌是不会传染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晶认为,他们的“夫妻癌”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据了解,丁女士和黄先生都习惯吃重口味食物,常吃腌肉、酱鸭、咸鱼等。平时,家里就夫妻俩,吃得比较简单,经常是一天烧一顿饭,晚上吃不完的菜也舍不得扔掉,隔天再热热,继续上桌。尤其是腌制食品,不容易坏,常常一连吃好几天。
要知道,隔夜饭菜、高热量和高糖食物以及加工肉类食品都是诱发胃癌、肠癌的高危因素。
夫妻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临床上经常发现,如果夫妻一方患有肠癌,另一方的肠癌概率会大大增加。原因很简单——夫妻的生活习惯经过多年磨合后往往十分接近,一方有可能致癌的不良生活习惯,便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另一方。
预防肠癌
夫妻要一起防
1.一起多吃新鲜果蔬
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东林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要想夫妻双方都远离消化系统癌症,应该尽量少吃红色的肉类以及油炸、烟熏和腌制的食物;多吃各种新鲜蔬菜;多吃含钾高的果胶类水果,如香蕉;多吃含纤维和维生素C高的水果,如苹果、草莓和猕猴桃等,这些都有利于人体形成抑癌物质,另外,高纤维食物可以减少致癌物对肠壁的损害。
2.一起出去运动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中提到,合理的体育锻炼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毕竟,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流循环不通畅,影响肠道蠕动和代谢,也增加了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的滞留时间。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中医师王元钊在接受采访时建议,要尽量坚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还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概率可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可降低30%。
3.一起控制好体重
根据2018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5千克/平方米,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会增加5%;腰围每增加10厘米,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会增加2%。肥胖,也成了许多中年夫妻要面对的一道坎。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987年至1989年间随访了4000对夫妇,并每隔几年为他们体检一次。结果发现,当妻子肥胖时,丈夫随之发胖的概率达到了78%;当丈夫肥胖时,妻子肥胖的概率更是高达89%。而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减肥后,另一方也常常会跟着瘦下来。
4.四十岁后做一次肠镜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治医师唐亮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对于有直系亲属曾患过结直肠癌的人群,建议从四十岁开始就进行肠镜检查。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以后每3年—5年重复一次肠镜检查就可以,不需要每年体检时都做肠镜检查。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治医师刘嘉在接受采访时提醒,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感、大便潜血阳性等。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出现临床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可能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多数与大便有关。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