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扼住病毒咽喉,是中国常态化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奥密克戎成为主要流行株后,局部暴发的疫情“源头”往往难寻。除了人以外,多起案例也提示了物传播的风险。
过去两年内,在中国本土无病例情况下,防控一直遵守“人物同防”,特别是对于已被证实可携带新冠病毒的冷链物品,中国采取了严格的消杀防控措施。但奥密克戎入境后,之后的北京“国际邮件”、珠海“假牙”、杭州“进口设备”等案例,提示入境的普通物体可能潜在风险。
“物传人”难脱嫌疑
除冷链食品外,普通物品或许也可携带病毒,并引发新冠病毒传播。虽然这一观点尚受争议,但在中国,的确有普通物品引发本地新冠病毒传播的嫌疑。
中疾控的一项研究显示,今年年初,珠海发生的奥密克戎本土聚集性传播案例或由欧美进口假牙引起。该研究称,自2020年2月4日以来,珠海没有本地新冠病例,而珠海这起疫情中的第一例感染者在发病前一个月内从未离开珠海。她所在的公司主要承接国外义齿(即假牙)、牙模的定制生产,在2022年1月1日至11日间,她曾间或在没有防护(不戴口罩和手套)的情况下在收货区帮忙提货。后经环境采样,该公司检测出6份阳性样本,其中5份阳性样本来自感染者的工作区,1份阳性样本来自一楼进口模具包装的内部。
不仅是珠海,今年以来,北京、杭州、温州、青岛、深圳等多地在流调溯源时发现,确诊病例与核酸检测为阳性的境外物品存在接触。其中,3月初杭州上城的一名确诊病例存在销售韩国进口服装的情况,毒株与国外上传序列高度同源。
“人物同防”是中国“动态清零”政策下的关键一环,但与“人传人”的常态化防控相比,“物传人”的防控策略仍处于探索阶段。
“如果境外物体可携带病毒并导致感染人,那么当前本土奥密克戎病毒也会通过物体进行传播,使得疫情传播路径更隐匿。在一些感染病例比较多的地区,这种存在的可能性更大,几率也更高。所以,我们单纯防人,已经做不到清零,本土物体的防控远比境外输入的物品难的多,量也大的多。”上述专家表示。
比如吉林,仍有管控区域外的病例发现。这些病例到底是人传播还是物体传播?目前并不清楚。
奥密克戎在物体表面存活更久
国内外多项学术研究也表明,奥密克戎可在多种物体表面“带毒传播”时间更长。
所谓“带毒传播”,即物体表面的病毒具有活性,人在接触时有感染风险。并非所有新冠核酸检测为阳性的物品均具有传染性。
今年年初,北京海淀区一名职员疑似因接触过表面有阳性病毒的国际邮件确诊新冠肺炎。随后,其母亲及一名同事也相继确诊。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病例接触了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邮件,在检测过程中,邮件检测出的病毒量和存活时间都超出了预期。
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一项实验室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可以在塑料表面存活193.5小时,相当于8天,接近原始毒株(56小时)和德尔塔(59.3小时)的4倍,在人体皮肤模型上,奥密克戎变异株具备传染能力的时间也最长。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近日发布的一项实验室研究成果同样证实了奥密克戎在物体表面存活更久。该研究称,在面巾纸、打印纸等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奥密克戎可带毒传播30分钟,而原始毒株则会在5分钟至15分钟后失去传播能力;在玻璃、塑料、不锈钢等光滑表面上,奥密克戎变异株可带毒传播7天,而原始毒株在第二天传播能力就会大幅减弱。
对于奥密克戎是否增强了“物传人”的风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深圳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洲表示,他正在牵头由深圳科创委立项的一项研究,旨在填补多种场景下,奥密克戎传播力方面研究的科研短板。
“由于‘物传人’需要满足的条件因素很多,所以我们还会对动物进行模拟实验,并结合深圳三院等多家医院住院病例,摸清在不同环境和场景中,‘物传人’接触性传播的风险点。” 卢洪洲称。
应对进行时
针对境外物品携带病毒入境的风险点,加强口岸筛查成为“早发现”的重要抓手。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口岸对进口邮件和货物进行全面消毒,希望在关口拦截被污染的物品。近期以来,上海、深圳、青岛等多个口岸城市,纷纷进一步加强了对各行业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境外输入物品疫情防控工作。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在接受采访时称,当前,国内“外防输入”这道防线已经筑得相当扎实了,但基于多地疫情防控压力大,而主要流行株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等阶段性因素,还应在避免疏漏的基础上,强化防控。
在3月22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在过去两年多的新冠防控中发现,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物传人”的方式进行传播,但不是疫情的主要传播方式。
吴尊友表示,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的手接触到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细菌或病毒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等进入人体。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污染物体表面造成传播。“所以,在新冠肺炎预防中,我们把手卫生作为一项重要个人防护措施予以强调。”
据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