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0日
第09版:09

治一治恼人的弹窗广告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该规定,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不得推送违法和不良信息,要能够一键关闭。

(据3月7日《沧州晚报》2版)

“开机20秒,弹窗1分钟”,这是许多电脑用户最懊恼的事,也是人们利用网络工作时最头疼的一件事。

这些弹窗广告涉及各种各样的内容,有的是资讯信息,有的是健身广告,有的是游戏推广,有的是娱乐八卦。可以说,只要打开电脑,弹窗广告铺天而来。

人们为了“反抗”这些恼人的广告,想过各种办法。有的安装过滤屏蔽软件,有的一次次点击关闭,有的一次次进行程序设置。但是似乎这些办法都不大管用,弹窗广告照样无孔不入。更恼人的是,有的弹窗广告根本关不掉——一些广告的窗口不设关闭键,或者关闭键很小很隐蔽,一点击关闭反而直接点开了广告链接,跳转到了新的页面。

可以说,凡是用电脑网络工作的人,大多数受到过弹窗广告的骚扰。一位男士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开会,他正在讲解一个业务画面,突然屏幕上弹出一个游戏广告,画面人物穿着露骨,还有声音……“我简直要被弹窗广告折磨疯了。”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经历,也是许多人受到弹窗广告骚扰后的心声。此外,受到弹窗广告影响的还有大量学生,这些广告会在青少年上网课时频繁弹出,有的弹窗过大影响网课呈现,有的甚至是推送低俗内容,严重干扰网课秩序。

尤为可怕的是,一些营销公司搜索掌握了大量用户信息,他们根据用户的意图和行为数据,判断每一位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兴趣爱好,然后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在实时捕捉用户行为的基础上,营销公司实现网站、手机应用联盟资源共享,让广告投放横跨个人电脑、移动、交通、电视等进行一站式精准投放。

作为一种时兴的网络营销手段,弹窗广告成为一些互联网公司的重要盈利来源。简单的一张“用户画像”,背后是一条网上黑色产业链,极大地破坏了网络生态,扰乱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弹窗广告成本低,投放量大,治理难,致使弹窗广告越来越肆无忌惮。

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生态网络,不能让疯狂的弹窗广告一直疯狂下去。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治理的决心和力度之大。其中明确规定不得推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不得滥用算法,针对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画像,弹窗广告要能够一键关闭……这些规定顺应人心。

希望通过多方治理,让弹窗广告发布者无利可图、无处藏身,用户不再被恼人的弹窗广告骚扰。

2022-03-10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1689.html 1 治一治恼人的弹窗广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