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真
“从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三八’节的促销活动开始,我已经花了4000多元了,不过总感觉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买。”市民刘华丽说。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线下实体商家还是各大电商平台,针对“三八”节都推出了促销优惠活动,而女性消费者也展现出自身强劲的消费能力。
“悦己主义”理念盛行
“90后”赵明明在市区一家公司上班,月收入5000元左右。作为一名单身人士,赵明明平时的生活比较简单,主要花销在房租、美妆护肤、买衣服等方面。经济相对独立的她,更倾向于把钱花到自己身上。
就在前几天,赵明明开始在电商平台上定期购买鲜花,37.9元20朵粉百合,25.8元20支紫玫瑰,11元10支太阳花……“我觉得给自己买束花,可以装点心情,让心情更愉悦,花束对我来说,快成了生活必需品了。”
除了买花,趁着节日促销,赵明明在市区某商场花999元买了一套“种草”很久的护肤品。此外,她还在购物平台下单了一套床品和一款空气炸锅。
她说:“希望在能力范围之内,时不时给自己一些小惊喜,提高一下生活幸福感。”
精打细算忙囤货
市民刘华丽今年36岁,有两个孩子,最小的儿子还不满周岁。刘华丽平时很忙,大多通过网购给孩子买各种婴幼儿用品。
今年,电商平台“三八”节跨店满减活动一开始,刘华丽就赶紧给宝宝囤了1箱奶粉和4大包纸尿裤。
“这箱奶粉通过满减、购物金充值等叠加优惠后,实付款1500元,比平时要便宜。”刘华丽说,1箱奶粉有6罐,够孩子吃四五个月了。纸尿裤家里其实还有些存货,不过看到网店4包的促销价是175元,就赶紧下单了。除了这两样必需品,刘华丽又在其他网店购买了玩具。
“看到家里的日用品也不多了,像卫生纸、湿纸巾、洗衣液、沐浴露等,我趁着促销抓紧买了一波。”刘华丽说,“有了孩子之后,就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孩子最好的,孩子的用品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笔重要的开销”。
“她经济”消费大幅攀升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女性消费市场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女性用户在综合电商领域渗透率达84.3%。女性对家庭开支中购买化妆品、服饰、食品百货、母婴及儿童用品的话语权分别为86%、79%、78%和70%。
鉴于女性群体规模庞大且对家庭消费拥有强大的话语权,目前,中国的“她经济”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的走向,而且自身也呈现快速的上升趋势。
那么,她们把钱花到哪儿了?记者调查了解到,化妆品、食品、育儿用品、服饰、珠宝首饰、医疗保健等绝大多数消费都是由女性主导。
去年3月8日,拼多多发布的《新电商·新女性消费报告》显示,服饰鞋帽、美妆个护、母婴亲子类产品仍是女性消费的主流,聚拢型内衣、保湿润肤水、抗皱眼霜等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除此之外,三四线城市女性购买力与一线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女性消费趋势不断发生变化,品牌商家和平台要想把握住“她经济”这个风口,必须要深层次研究女性的价值追求,了解女性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