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2日
第09版:09

周洋家的彩票站,范可新家的修鞋铺,徐梦桃家的烧烤店……

那些普通家庭撑起的冠军梦

周洋父母在彩票站内合影

徐梦桃在自家的烧烤店

曾一度支撑着范可新一家的鞋摊

本届北京冬奥会,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后,高举国旗喊出“我终于在家门口赢了”的瞬间,范可新在与队友拿下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金牌后,哽咽道“我等了这块金牌太长时间了”的一幕,见证了中国姑娘留给世界的坚韧与勇敢。

近日,一组照片在社交平台走红,冬奥会冠军周洋、范可新、徐梦桃的家庭故事让很多人深受触动。三张老照片,打破了很多人对冰雪运动“离普通家庭很遥远,雪上项目尤甚”的看法。

黑龙江七台河

范可新家的鞋摊

范可新这位1993年9月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的女孩,是从一间修鞋铺走出的奥运冠军,为了这枚奥运金牌,她已经坚持了三届奥运会。

2017年底,范可新正在备战平昌冬奥会,媒体采访到了她的父母。当时,范家已经住进了干净的楼房,但回忆起女儿的成长经历,范可新的母亲眼眶红了。

“对孩子愧疚。”范可新母亲表示,范可新小时候,家里做生意赔了钱,瞬间一贫如洗。2000年,他们一家去城里投奔亲戚,从七台河市下辖的双河镇来到了七台河市区。

当年,一个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一个修鞋摊,成了这个家的全部。板房只有10平方米左右,放着上下铺。

“(范可新)打小就懂事。”范可新的母亲说起一件她始终忘不了的事,条件差的时候,她曾从垃圾箱捡了一件衣服,拿回家洗干净、裁剪好,给女儿穿,女儿理解父母的不易,也不会挑。

上小学时,学校号召学生学特长,范可新选了舞蹈,但一周后,她说自己不喜欢舞蹈,不肯去舞蹈班。后来孩子才说出实情,因为舞蹈班要收费了。

范母听来修鞋的顾客说,学体育好,用不了多少钱,她就带着范可新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七台河市体育场。

教练马庆中让范可新跑了三圈,并对她说:“练几天看看吧,喜欢就跟我学,学费不要愁,家庭承担不起,我找体育局想想办法。”2003年,范可新开始了短道速滑的训练。

“后来进入哈尔滨队,以前的那种冰刀和鞋就已经不行了,我记得那一副冰刀是2500块钱,我家里根本没有钱能买那一副冰刀和鞋。当时,孟庆余老师帮我垫了这个钱。”

范可新一直记着孟庆余老师对她说的话:“你一定要好好练,然后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里的条件。”

她也做到了。2010年10月,在短道速滑世界杯加拿大蒙特利尔站上,范可新首次在国际大赛成年组中亮相,并与周洋、刘秋宏、张会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

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位“老将”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在家门口夺得了奥运金牌,还在女子3000米接力中挽狂澜和队友拿下一枚铜牌。

吉林长春

周洋家的彩票站

同样是短道速滑,奥运三金选手周洋对范可新的经历感同身受。

1991年6月9日,周洋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母亲腿有残疾,待业在家,通过帮别人织毛衣赚取一点家用,爸爸没有固定工作。

周洋8岁时被速滑教练选中,进入长春市队接受训练。起初的4年,周洋都属于业余队员,周洋父亲每天骑着摩托车接送,凌晨3点多就要起来,风雪天也没有停过。

后来,周洋离开父母进入专业队,她偶尔也会因为训练艰苦而流泪。“训练累的时候,想想父母就能挺下来。”

据体坛网记者2010年3月报道,当时周洋的家是位于长春市卫星路的一处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民宅。

50平方米的家中除了一台液晶电视,其余硬件设施都很旧,屋内没有装修,沙发被磨得露出了海绵,墙上挂满了走势图,临街的窗边则摆着体彩和福彩投注机。

按周洋父亲周继文的话说:“既是投注站也是家。”

在专业队领工资后,周洋认为滑冰可以改变家庭低收入的状况。她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拿到世青赛的奖金,就兴奋地给家里打电话,要往家里寄钱。

入选国家队后,周洋成长迅速。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18岁的周洋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并和队友一起拿下3000米接力金牌,成了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冬奥会金牌获得者。随后她花钱把家重新装修了一番。

2014年,周洋继续在索契冬奥会上大放异彩,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2018年,她随队出征平昌冬奥会并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

一路走来,支撑周洋的除了国家队教练、队友、工作人员的付出,还有来自心底最朴素的信念: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一点。

如今,周洋成为了国际滑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她的任期从2019年世锦赛到2023年世锦赛。

辽宁鞍山

徐梦桃家的烧烤店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很多人对冰雪运动产生了兴趣,“三亿人上冰雪”也从愿景走向现实,但也流传着一个说法:“冰雪运动很花钱,雪上项目尤甚,起步时需要家庭的支持。”

而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奥运冠军徐梦桃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她当时的心愿,也是好好训练,不再让爸爸妈妈吃苦。

徐梦桃1990年7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她的父亲徐学君在发现自己女儿能轻松做横叉、身体柔韧性非常好后,将4岁的徐梦桃送到了鞍山市体校体操培训班;1998年,徐梦桃入选辽宁省体操队;2002年,徐梦桃在辽宁省省运会中取得了3金2银1铜的好成绩。

但与此同时,徐梦桃的个子越长越高,膝盖骨与其他体操运动员相比偏大,从身体上已经不再适合练习体操。于是徐父把女儿送到了沈阳体育学院,开始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个被教练称作“雪上体操”的项目。

据上游新闻报道,徐家老房子还不到40平方米。在鞍山湖南街金石榴超市南墙外,曾经有一家“老徐肉串”,这是徐梦桃父亲徐学君曾经经营的烧烤店。靠着20多年的烤串生涯,徐梦桃的父母撑起了女儿的冠军梦。

徐家曾经营的烧烤摊的生意不算大,最开始的时候五毛钱一串,父亲在前面喊,徐梦桃在后面帮忙拿串,“一天也就挣三四十元,挣三十多元就挺高兴了”。徐梦桃的母亲晚上会来接父女俩回家,东北的晚上经常大降温,遇到这种天气,徐梦桃就会跟父亲说:“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可能还多卖二十元。”

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把空的泡沫箱子放在货架前置的“倒骑驴”上,徐梦桃的父亲骑着车,一家人高兴地回家结算当日战果。

如今,征战了四届冬奥会的徐梦桃终于在家门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近日,三个奥运冠军家庭的老照片在社交平台走红后,很多网友深受触动,有人留言称,姑娘们太牛了,她们用自己的奋斗打破了“冰雪运动和普通人没关系”的说法。

据中国青年网

2022-02-22 周洋家的彩票站,范可新家的修鞋铺,徐梦桃家的烧烤店……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9903.html 1 那些普通家庭撑起的冠军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