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8日
第10版:10

父母不要一“催”了之

本报评论员 马景华

对于单身青年男女来说,过年时最尴尬的事,莫过于被人问“有对象了吗”。面对父母的唠叨和亲朋的关心,那些大龄单身男女“烦恼陡生”。这个春节,找对象、相亲、被催婚,成为他们摆脱不掉的心病。

(据2月14日《沧州晚报》5版)

结婚是人生大事,既然是大事,出现被催婚的现象就属于正常。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婚姻大事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

那么,催婚这种行为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当然有!不少父母忽视了催婚带给青年男女的压迫感和焦虑感。

这个时代,青年男女的独立性很强,自由度很高,生活方式也更丰富,当然,工作压力也更大。如果婚恋不能成为他们生命中的暖阳,不能带来滋润和惬意,反而变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和压力,那么年轻人是会本能拒绝婚恋的。

可能有人会认为,被催婚,说明你是焦点,是受关爱的对象,虽然有压迫感,但却是幸福的烦恼。

可是,幸福的烦恼,终究也是烦恼。

说白了,我们必须要了解当代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并理解尊重他们的所做所为。毕竟,婚恋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不可以爱之名,好心办出烦恼事。

父母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其一,不能只是口头上“催”。婚恋的男女不是机器,父母不能只要结果,不问子女的感受。人的情感丰富而复杂,不能一“催”了之。

其二,要用实际行动耐心地表达爱和关心。父母要为孩子创造结缘的机会,更应坐下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孩子的人生大事。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2-02-18 本报评论员 马景华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9582.html 1 父母不要一“催”了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