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谁又能想象,就是这打补丁的活儿,在巧女手中,都能补出花儿来。
在献县县城,省级非遗项目补花代表性传承人张金平的工作室内,各种补花台布、床单、被罩、餐巾、门帘、窗帘等铺满了案头、挂满了墙壁。
上面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色彩绚丽、凹凸分明的图案,神形兼备,气韵生动。虽每一件都是生活用品,却均给人写意与写实相结合、俗与雅完美兼容的艺术作品之感。
这些作品,都是63岁的张金平用她的巧手一针一线缝补出来的。
补绣工艺 追溯唐代
精美的补花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堆绫和贴绢。抽纱刺绣编结工艺是十八世纪中叶由欧洲传教士带入中国的。所以,中西结合的补花工艺,是在继承传统堆绫和贴绢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抽纱的精华形成的。
明、清时期,补花工艺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如宫廷的服饰、民间的童帽、寺庙佛帷等。
张金平说:“相传,献县曾是多水患之乡,百姓逢灾年后便流离失所。当衣服被划破后,人们会用不同颜色的布头来补上。此技艺后经巧手者制出花样,补在衣服上,就成了‘补花’。这项技艺广泛流传在献县乡间。”
1972年,献县成立补花厂,在挖掘传统补花工艺的基础上,创制了645个花稿、30多个品种。艺人们把设计出来的花稿,绣补到各种颜色的底布上。这种补花工艺制品不仅典雅美观,而且经洗耐烫,久不变色。
“献县补花的品类有各种彩色台布、被套、餐巾、绣花睡衣、绣花女上衣、手补绣门帘、手雕绣窗帘等。其中丝麻和的确良手补绣、机补绣镶钩针、补绣工并等三个新花色品种曾获省优质产品奖,也深受外商欢迎。”回忆起献县补花的辉煌历史,张金平面带自信,“当时,献县补花制品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和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献县补花产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就业机会,也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
补花产品 远销海外
“补花是‘京绣’的一种。献县补花就来自于北京补花。”张金平说,“我的师父们,就是师从新中国北京补花的奠基人张金生、芮大平等人,然后将这项技艺带到了献县。”
1978年,19岁的张金平来到献县补花厂开始从事补花工作。在设计、试制车间,她拜著名补花设计师、献县补花第二代传承人李玉福、田玉芹为师,系统学习理论、技术。
由于对补花艺术的热爱,张金平一心扑在学习和工作中。近6年时间,张金平掌握了补花的整个工艺。在往后的工作中,她更加潜心研习,补花技艺也日益成熟。
1997年,由于效益下滑及经营管理等诸多问题,献县补花厂宣告破产。工人们纷纷下岗。眼看姐妹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张金平心中暗暗着急。她更不愿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手艺。
于是,张金平集合了40多名工人,成立了三合绣品厂,继续生产补花工艺产品。
她和爱人王长海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销路。经过1年多的时间,产品销路打开了。全国各地的很多客商找上门订购她的补花产品。
到了2000年,张金平的补花产品已经销售到了美国、阿根廷等国家。看着生意越做越大,这时的张金平心里总算有了些成就感,感慨自己当初的坚守是正确的。
2002年,张金平当时最大的外商客源——阿根廷出现了金融危机。当地客商前后欠张金平的150万元货款无法偿还。这犹如晴天霹雳,落在了她的头上。
张金平曾一度陷入绝望,可是看着自己的团队中几十位兄弟姐妹,看着自己家中还未成年的子女,她又重新燃气斗志。
这一年,张金平抵押了房子,用贷款给工人发工资,还供应商的欠款,自己省吃俭用,加班加点生产产品。就这样,不到5年的时间,她还清了所有债务,补花生意也逐渐好起来。
张金平凭借自己的坚持,将补花技艺一直维持到今天。
针线功夫 传承有序
拿起一件作品,张金平介绍道:“做一件补花作品,我们先要剪花,按照图稿将布料剪成各种形状的花片;然后,将花片粘在底布上,组成图案;再通过手工粗锁、细锁、扦锁等绣法将花片补绣在布底上,用各种精美软针法加以装饰;收尾前,还要经过水洗、熨烫、整形。”
补花还可与其它的刺绣、花边工艺相结合,形成各种综合工艺。常见的有雕补、补绣、机补等,可谓是独有韵味。
“献县补花是纯手工制作,采用的针法繁多,常用柳埂、套花、衲针、坝活、扦补、拨花、勒丝等20种左右针法。每件作品,都要求做到紧、齐、浅、匀。补花集绘画、浮雕、堆绣、刺绣、裱糊、剪纸等工艺之大成。在创作前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大致的构想,也就是创作灵感。我老伴儿以前是补花厂的管理人员,退休后经营了一个书画店。书画店里有很多国画作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灵感源泉。”张金平说。
数十年来,在传承补花技艺中,张金平培养了大批掌握补花手工艺的技术人员,培训出了20余名熟练补花制作、补花设计的高级技师。补花产品也由过去的消耗品转变为供人欣赏的工艺品。
这几年,张金平的双眼渐渐昏花,但她每天仍乐此不疲地伏案工作着。“我的一针一线,补绣出的是传统文化之美。虽然我上了年纪,但我一定坚持让补花工艺传承之路越走越远!”张金平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