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5日
第05版:05

高跷情

画好浓墨重彩的脸谱,戴好华丽的头冠,穿好五彩的戏服……鼓点一敲,锣声一响,他们登场了——

年轻人成了高跷队的主力

娃娃队员

本报记者 张 丹 摄影报道

锣鼓敲起来,踩着高跷的小伙子们舞起来,周围人的喝彩声响起来。

那一刻,69岁的高伟起满脸带笑。

高伟起家住市区民族路社区,是交通部门一位退休职工。由于年龄原因他已经不能踩高跷了,但作为一个老高跷人,他觉得民间艺术有人喜欢有人传承,是他最大的欣慰。

只要他们的高跷队一出现,不管走到哪,都有人追着看——如今,高跷队成了年轻人的高跷队,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有人看热闹,有人看念想,也有人看情怀,无论看啥,高伟起都觉得这是高跷人的骄傲。

69岁的“幕后指导”

11日早上6点起床时,高伟起还是感觉有些累。

昨天晚上7点多演练回来,吃完饭已经近9点,他睡觉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

一天六七次的演练,再加上晚睡早起,对于高伟起近70岁的身体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没办法,就是爱这个,累也高兴。尤其是现在和年轻人在一起,给他们做指导,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这是高伟起的心里话。

说起跑高跷,高伟起津津乐道。

他所在的高跷队,当时叫民族高跷队,他也记不清成立于什么时候,反正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辈就在跑。

高伟起跑高跷,是从五六岁的时候开始的,用他的话说,自己的跷龄已经60多年。

那时候跑高跷,纯属为了玩。

高伟起说,他们小时候,孩子们的娱乐活动少,一到腊月,跑高跷的大人们操练起来,对于当时的孩子们来说,是最高兴的事。

沾着父辈的光,他们这帮“高跷子弟”有了近距离接触高跷的机会,很小的年纪就加入了进来。

也因为这,他们成了很多小伙伴羡慕的对象。

摔倒过,磨破过脚,也曾累哭过,尽管这样,对孩子时代的高伟起和他的同伴来说,跑高跷依然是一年到头最开心最得意的事。

上世纪60年代末,受当时形势的影响,高伟起所在的高跷队没有再演出,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过年跑高跷这项文娱活动,才又重新开展起来。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伟起跑起高跷来越来越吃力。

曾经,他和他的老伙伴们有过担心,担心到了他们这一代,就没法再将这一代代传下来的高跷传下去。

不过,眼前,看着这些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从他们的手里接过接力棒,高伟起和其他老伙伴们心甘情愿地当起了“幕后指导”。

他也从这些年轻人身上,看到了高跷队继续传承下去的希望。

自掏腰包 重建队伍

2020年春节的时候,高跷队没有进行演出。

那一年,和高伟起一起的一个高跷队带头人去世,曾经一度,高伟起以为高跷队就这么销声匿迹了。高跷队的人们以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居多,大多数人已跑不动了。

令他没想到的是,2021年冬天,曾经跟着他们跑高跷、一群热爱高跷的年轻人,又重整旗鼓,将队伍建了起来。

35岁的徐晓林、36岁的刘跃算是这个新队伍的带头人。

徐晓林说,他和刘跃都住在市区民族路社区附近,从小看着高伟起以及其他长辈跑高跷。

“我们都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人,从上世纪90年代,就看着这些长辈们跑高跷。”徐晓林说,对于他来说,高跷已经成为过年时候的一种记忆。

徐晓林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以前每年一到腊月,他们都会在老一辈的招呼下,操练起来。

2020年的那个春节,对徐晓林他们来说,可谓十分没劲。 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不能出门,更不能到广场跑高跷。

那一阵,他们只能在群里和弟兄们聊,和长辈们聊,但不能出去跑跑,“说实话,心里痒痒,腿也痒痒。”

算是一种情怀,更算是一种责任,2021年刚进冬天的时候,徐晓林、刘跃等人在群里一招呼,想重整高跷队,当时就获得了一致赞同。

以前的服装、道具用了几十年,都已经旧了。

于是哥几个自掏腰包,拿了2万元钱,买衣服、买行头、买道具。

他们还给高跷队起了个新名字,“民族高跷葡萄湾同乐会”。

看到他们操练,一些住在附近的年轻大学生,也参与进来,想着学习这一民间传统文化。

这样下来,这个队伍的人数达到了近30人。

他们不论在哪演练,都能吸引一些人,虽然三九寒冬,练起来就是一身汗,但每个人都很兴奋,“因为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徐晓林说,其实也是为了满足自己,“一年到头不跑跑,身上难受,心里也难受。”

看着高跷队伍一出现就被人们追捧,徐晓林说,那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七八个孩子抢着练

去年冬天,演练之前,徐晓林他们又掏出1万元钱,购置了些新的道具。

“没办法,就是对高跷有感情,盼着高跷队越来越好。”

徐晓林说,他们这些孩子,也是伴着高跷长大的孩子。

小的时候,一看大人们操练高跷,他们一群孩子就跑上去。

但那时候孩子有七八个,适合孩子练的高跷只有两副。

为了抢这两副跷,徐晓林和伙伴比着看谁起得早,“早到的就有,晚到的就抢不上了。”

徐晓林说,他记得自己当时为了能抢到一副小高跷,大冬天凌晨5点多起过床。

“那时候抢到跷就高兴。”徐晓林说,抢不到跷的孩子,有当着一堆人面就哭的,也有跑回家“哇哇”大哭的。

虽然现在说起来,都像是笑话,但当时是真的难过。

练高跷时,摔跟头是常有的事,徐晓林说,他记得每个孩子都摔过。

不仅仅是摔跟头,有的时候一天跑下来,一些孩子的脚都磨破了,但从未有孩子因为这些哭过。

30岁的王刚就是从那群孩子成长起来的。

刚开始,他扮演的是“傻小”等一些最初级的角色,到现在他已经成为高跷队伍里挑大梁的“京得”这一角色。

“京得”这一角色,就是整个高跷演出的“魂”,他的行进,也就规划了大家走高跷的路线。

王刚刚开始练这一角色的时候,没少走错路线,闹不清方向。

后来,在高伟起等老一辈的不断指导下,他一遍又一遍地调整,“也觉得很累,但一想到能跑好高跷,就浑身都是劲儿了。”

六岁的娃娃队员

王刚的这股爱高跷的劲儿,似乎也遗传到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王刚的儿子叫王艺程,从3岁开始,王艺程就对高跷表现出了特别大的兴趣。

“或许是更早的时候。”王刚说,王艺程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一听到鼓点响,就表现得特别兴奋。

三岁的时候,王刚在家里给他备了副小孩用的高跷,给他绑在腿上。

王刚在前边走,没想到孩子在后边就跟上了。孩子不仅走得稳,一招一式还挺像那么回事。

练了两年,再有活动的时候,王艺程也跟着队伍演出了。 刚开始只能跑一会儿,到现在王艺程整场演出都能完全跑下来了。

或许就是遗传,王艺程对高跷的兴趣不比爸爸王刚低。

一到年节,别的小朋友都嚷嚷着要买礼物,王艺程最盼望的就是跑高跷。

赶上活动多,一天跑六七场,有的时候连中午饭都要推迟到下午,一个孩子全天跑下来,却从来没喊过累。

五六岁的小孩跑高跷,在看高跷表演的人眼里,也是新鲜事儿,每次跑完后,人们都纷纷跟这个小朋友合照。

为了鼓励王艺程,今年春节前,王刚亲手给他缝了两个跑高跷时用的帽子。

王刚的爱人说,一个从不干细活的大男人,能一针一线地给孩子缝帽子,这是对孩子的爱,也是对高跷的爱。

2022-02-15 画好浓墨重彩的脸谱,戴好华丽的头冠,穿好五彩的戏服……鼓点一敲,锣声一响,他们登场了——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9158.html 1 高跷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