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8日
第22版:22

“写作·阅读”小议

□田松林

我的写作兴趣是由阅读兴趣引发的。

小时候,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唯一能享受到的,就是躺在奶奶怀里,一边看着奶奶有节奏的抡纺车,一边听奶奶断断续续地讲故事。“牛郎织女”呀,“司马光砸缸”呀,我听得津津有味儿。奶奶天天讲,我天天听。

我要求奶奶讲新的。

奶奶说:“我奶奶就给我讲了这些个,新的没有了。”

我抓住奶奶的胳膊不让她纺线。

奶奶说:“要想知道更多的故事,就好好去念书吧,这些故事都写在书上呢!”

奶奶的话点醒了我,我便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水浒传》。尽管看得不完全明白,但基本故事情节还都能讲得出来。我就把能看到的故事又讲给奶奶听,讲给小伙伴儿们听。没想到奶奶和小伙伴儿们也都听得很有兴趣。小伙伴儿们天天缠着我讲,这就逼得我天天去阅读。时间长了,我就慢慢地发现,在我身边的很多人和事,也和书上写的那些东西差不多。于是,我就试着写一写生活中我比较熟悉的、受感动的人和事讲给小伙伴儿们听。结果,他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比如我躺在奶奶怀里听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当我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奶奶还在纺线。

我问奶奶:“什么时候了?”

奶奶说:“都过半夜儿啦!”

“您不困?还在纺?”

奶奶摸了摸我的头:“干惯了,你要知道,咱这一家子的吃和穿都在奶奶的这纺车上呢!”

我觉得奶奶很伟大。后来,我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线儿,长长》。在《河北文学》上发表出来以后,很多读者还给了不少好评。

写作一开了头,就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创作积极性。我就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启发和感动的人和事,一股脑地写了出来。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我一连写了两本短篇小说集《黑船》《老洼》。自己觉得很得意,还组织了一次研讨会。结果,评论家们给了不少批评意见,有的批评还十分尖锐,指出的主要问题是:“文字、故事都还可以。思想境界没有上去,读不出味道来。”

过后,我扪心自问:“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反复思考,最后认为,阅读没有跟上去,特别是对经典的阅读不够,没有足够的源泉,写作就干瘪了。于是,我就把笔停了下来,一心读书,读经典。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读了《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慢慢得出一个道理:要成就一篇好文章,必须有人物,有故事,有思想,有感化读者的亮点。

经过一番思考、研究,似乎如梦初醒,便开始了《蒲堂闲墨》的创作。开始写的东西自己还认识不足,不敢往大刊物投寄,便拿了三篇送给了《沧州日报》,算是投石问路吧!结果,发出来以后,《小说月刊》和《读者》相继选登。这算是摸着了门路。接下来一连写了二十篇,寄给了《长城》《小说月刊》,又全部予以选载了。这就引起了我一些思考,我又组织了一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与上一次研讨会相比,截然不同,可以说是好评如潮。《蒲堂闲墨》再版的时候,现代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张立华先生就把书名改为《阅微草堂续笔》,意思是与纪晓岚先生作个衔接,意在传承沧州文脉。

再后来,我投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把《闲墨》的创作停了下来。通过对《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经典的阅读与研究,使我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要想作好文,必须先做好人”!充分认识到:经典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我们读经典,就是要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人生境界,深刻体会蕴藏其中的家国情怀,奋斗激情。在时间上思接千载,在空间上视通万里。究天人之际,通万古之变。只有成就了完美的人生,才能成就完美之文。

读经典不可求快,不可简单化,不可以快餐文化排挤经典、糟蹋经典,把经典荒谬化。对经典要精读,反复咀嚼,细细体味。要读懂、读通、读透。读懂就是要弄清书中每句话的意思;读通就是融会贯通,把握文中的内在意蕴;读透就是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吸收到自己的脑海里,慢慢化为自己的智慧和动力。以先贤为榜样,见贤思齐,一如既往,自己也就成为圣贤了,自己的文章也就自然成为经典了。这就是文化传承,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文明。

特别是到了今天,中华民族有了伟大的进步,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正是产生伟大作品的时代,是创作经典的新时期。“沧州作家”的诞生,正逢其时,把握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为人民而歌,为祖国而歌,创作出不愧于时代,不愧于党,不愧于人民,不愧于民族的经典佳作,我们责无旁贷!

田松林

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梦的衣裳》,笔记小说《蒲堂闲墨》。

2022-02-08 □田松林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8522.html 1 “写作·阅读”小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