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连红 摄影报道
昨天,家住市区万泰丽景东区的张淑芬早早起床,收拾好屋子后开始做早饭。
就在这个月之前,别说做饭,即便是最简单的独立走路,对于张淑芬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
几个月前,张淑芬独自在家时突发脑梗,多亏邻居及时发现并贴心照顾才逐渐康复。张淑芬逢人便说,这些邻居就是她的恩人。
独自在家突发脑梗
邻居敲门救了她一命
张淑芬住在万泰丽景东区1号楼2单元。平日里,家里只有她和老伴,唯一的儿子不在身边。
张淑芬没事时就在小区里遛弯晒太阳。时间长了,她和小区的邻居熟络起来。
2021年5月底,张淑芬对住在一楼的邻居高玉芝说,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她总感觉头晕难受。高玉芝还劝她尽快到医院检查检查。
第二天,高玉芝在外面没有见到张淑芬。她有些担心,便去敲张淑芬家的门,可敲了半天门也没人应答。她正要离开时,门开了。
“我难受,起不来了。”张淑芬强忍着说完这句话后,便瘫倒在椅子上。
张淑芬的老伴上班不在家,高玉芝马上打电话叫人帮忙。住在8号楼的居民唐金然正巧到张淑芬家玩,见状赶紧帮忙。对门邻居马俊玲听到动静后也赶了过去。她们拨打了急救电话,又给张淑芬老伴打去电话。
很快,张淑芬被送到医院,确诊为急性脑梗。经过紧急手术后,张淑芬脱离了生命危险。
给她送饭陪她聊天
邻居成“贴身陪护员”
在张淑芬住院期间,邻居高玉芝、唐金然多次到医院探望,陪张淑芬唠嗑。张淑芬的同学陈俊英等人也到医院照顾她。
出院回家后,张淑芬一日三餐需要老伴照顾。一向要强的她觉得自己成了“废人”,情绪一直低落消沉,有时候还和老伴发脾气。
高玉芝、唐金然等邻居经常去看望张淑芬。“再这样下去,你老伴也受不了。你让他上班去,我们陪你。”就这样,几位邻居成了张淑芬的“贴身保姆”。
高玉芝知道张淑芬爱吃素馅饺子。她每次给家人做饭时,都提前包一些韭菜素馅饺子,煮好了趁热送到张淑芬家。听说张淑芬肠胃不舒服,高玉芝就做点易消化的面汤给她送去。
唐金然隔三差五给张淑芬送去热腾腾的包子。回东北老家的邻居褚凤贤听说张淑芬病了,提前回到沧州,没事就去陪张淑芬聊天。家里炖了鱼,她总是挑最好的一块鱼肉给张淑芬端过去。
邻居的陪护
暖了她的心
在邻居的陪伴下,张淑芬心情逐渐好转。几个月后,她能扶着东西溜达几步了。
天气好的时候,张淑芬就推着小车到楼下遛弯。高玉芝、唐金然和褚凤贤就在身后陪着她。
近日,张淑芬感觉身体和心情明显好了起来。她不但能独立行走,还能做一些家务活,身体基本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
“照顾我的还有其他很多邻居,我都不知道人家叫什么。董姐把家里的小推车送给我,杜姐教我学会微信,让我解闷。”提起这些好邻居,张淑芬会忍不住落泪“要不是她们,我活不到现在。”
张淑芬把她做的手工鞋垫,都送给了邻居。“现在都住楼房,有时候邻居见个面都难。我们邻里互帮互助,都感觉心里热乎乎的。”张淑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