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9日
第03版:03

运河区康居园社区为统计局宿舍和沧运宿舍建起“连心墙”

“一个院”变“两个院” “老对头”变“好邻居”

本报记者 何晓玲 摄影报道

张磊查看院墙的情况。

院墙建好后,两个小区整洁了。

张磊和统计局宿舍居民交流。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赵庄西街的统计局宿舍,小区南侧的地面铺着整齐的地砖,一旁的绿化带也是干净整洁。小区南侧有一道墙,与它一墙之隔的是沧运宿舍,居民的车辆沿着墙有序停放。

早在几个月之前,这里可不是这样的景象。这片区域没有院墙,界线不明,两个小区的居民常因此闹矛盾。而且,这片区域因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垃圾遍地。

2021年3月份以来,康居园社区党委书记张磊通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帮两个小区化解矛盾,在乱草地上建起了两个小区之间的“连心墙”。

为化解俩小区的矛盾

想出好办法:垒院墙

2021年3月,张磊到康居园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刚刚到任,他就听说,辖区里有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统计局宿舍和沧运宿舍之间有一块地,因历史遗留问题,这块地分界线不明,两个小区的居民常常因为这块地闹矛盾。

因为有争议,两个小区一直没有院墙,这块地也没有利用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社区之前在两个小区中间种植了两排冬青,两排冬青间隔了两米多,把有争议的区域空出来。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两个小区之间还是矛盾重重。

由于矛盾长期存在,统计局宿舍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一直搁置着。这片区域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夏天更是蚊蝇满天飞,严重影响了两个小区的居民生活和城市容貌。

张磊决定去现场看一看,这块“硬骨头”到底有多难啃。

“我往那儿一站,刚提起这个事儿,两个小区的居民就把我围住了。”张磊回忆起第一次去现场走访时的情景。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理,越说情绪越激动。张磊及时叫停大家,“请大家回去,每个小区选五六名居民代表,到社区商量一下解决方案”。

第一次的调解,双方代表都各执一词。有人提出,在两个小区之间种一排树,作为两个小区的分界线。但张磊盘算着,这样不行,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垒院墙。

“在你们两个小区中间垒一道院墙,把两个小区分开。”张磊的提议得到了两个小区居民的认可,第一次调解以此告终。

多次沟通协调

敲定院墙位置

确定了垒院墙的解决方式,那么这个院墙在哪儿垒呢?

张磊分别找了两个小区的居民代表了解情况。

统计局宿舍的居民代表表示,应该以靠近沧运宿舍的这排冬青为界垒墙。而沧运宿舍的居民则希望,以靠近统计局宿舍的那一排冬青为界垒墙。

了解了居民的诉求,张磊心里有了盘算。

当时已经是2021年4月份,统计局宿舍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马上要进行。一旦统计局宿舍这边的地面硬化好,地势就比沧运宿舍的要高。进入雨季后,雨水就会往沧运宿舍这边流。

张磊单独叫来了统计局宿舍的居民代表进行沟通。“等院墙垒起来了,咱们就会有个独立的院子,院里干干净净的,大伙儿也有地方溜达溜达了。”张磊劝解着大家。

而对沧运宿舍的居民代表,张磊说:“统计局宿舍的地势比沧运宿舍高,他们小区的地面硬化后,到了雨季,雨水就会往你们小区流。咱们必须赶紧解决这个问题。”

张磊说,两个小区其实都有意愿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是个好时机。他抓住居民的心理,分头做两个小区的工作,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

沧运宿舍和统计局宿舍的居民代表,也各自回去把每次商议的结果告诉小区居民,从中做了很多协调沟通的工作。

张磊又把双方的居民代表叫到一起,商议这件事的解决方案。

经过6次调解,最终两个小区的居民各让一步,达成共识:在两排冬青的中间位置,垒这道院墙。

然而,第二天又出了岔子。张磊开始了他的第7次调解。

这次,沧运宿舍有居民提出,如果在两排冬青中间位置垒院墙,那沧运宿舍的部分化粪池就会被划入统计局宿舍院内。这样一来,一是不利于施工,二是将来化粪池需要维修,会很不方便。他们主张,化粪池都留在沧运宿舍这一侧。

如果是这样,那院墙势必要往统计局宿舍那一侧移半米。统计局宿舍的居民能同意吗?好不容易确定的方案,难道又要被推翻?张磊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次一定要把这件事解决,不能再拖了。张磊抱着这样的想法,再次硬着头皮来到统计局宿舍。“统计局宿舍的居民早就想垒起这道院墙,想把这块荒地收拾利索,有个好的居住环境。我抓住这一点,不断跟他们进行沟通。”张磊说。

两个小区的居民代表,从中做了很多协调沟通的工作。沧运宿舍的居民代表许文刚等人,首先和小区里有威望的老人沟通,一点一点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再去和其他人沟通。

统计局宿舍的居民代表魏建明等人,从小区里的退休干部入手,开始做工作。后来,他们又利用微信群,让每家人都参与投票,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终通过了垒墙方案。

经过8次大的沟通协调,垒墙方案最终确定。

“老对头”变成

“好邻居”

院墙位置确定了,谁来建院墙,成了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磊带着两个小区的居民代表与市城管局沟通,最终将此列为老旧小区遗留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为两个小区之间建起院墙。同时,还为沧运宿舍施划停车位,清理化粪池。

垒院墙的时候是2021年5月份,张磊一连多天吃住在社区,连“五一”假期都没有回家。施工期间,有的居民有不同意见,张磊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化解他们的疑惑。

“张磊是个好干部,我们两个小区存在了将近20年的矛盾,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解决了。”统计局宿舍居民代表魏建明说,现在小区环境好了,两个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

魏建明说,现在,两个小区居民见面都会很和气地打招呼。“前两天,沧运宿舍一位女士对我说,魏大爷,您看咱们现在多好呀,环境也好,大家也和和气气的。”

如今的统计局宿舍南侧,干净整洁。居民晚上吃了饭,可以下楼到这里锻炼身体。而沧运宿舍,沿着墙根的一排停车位上,整齐地停放着机动车,小区内环境也很整洁。

现在,两个小区隔开了,但是小区居民的心却近了,从以前的“怒目相对”,变成了现在的“隔墙问好”。

2022-01-19 本报记者 何晓玲 摄影报道 运河区康居园社区为统计局宿舍和沧运宿舍建起“连心墙”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6973.html 1 “一个院”变“两个院” “老对头”变“好邻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