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7日
第11版:11

冷库种菜记

吴桥县上村孙村农民卢新利种的蔬菜有些“怪”。这种蔬菜叫玉兰菜,需要在全程避光的黑暗环境下才能生长——

卢新利察看玉兰菜长势

卢新利整理玉兰菜根

本报记者 田真 摄影报道

农民在哪里种菜?农田、大棚……可吴桥县曹洼乡上村孙村村民卢新利有些“怪”。他把菜种在了冷库里。

返乡创业当菜农

2015年,49岁的卢新利在天津做物流生意。有一天他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有人在售卖玉兰菜,1公斤30元的价格让人咋舌。

卢新利询问摊主得知,这种高颜值、售价不菲的蔬菜学名叫芽球菊苣,原产于欧洲,后来被引进国内。因为外形形似玉兰,在国内被称为玉兰菜,又叫“金玉兰”。

卢新利在外打拼多年,早就有回乡搞农业的念头。玉兰菜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我要种就选与众不同的品种,如果跟大家一样种小麦、玉米,真的没什么意思,玉兰菜正合我意。”卢新利说,玉兰菜营养价值丰富,药食同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功效,生长过程无需施肥、喷洒农药,而且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将来的需求量肯定不小。

拿定主意的卢新利不顾妻子反对,毅然关掉了物流公司,回家种菜。

当年6月份,卢新利就前往山东寿光考察,并花2400元带回1公斤种子,从此开启了他的玉兰菜种植之路。

试种初期屡屡碰壁

播种之前,卢新利只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于玉兰菜种植的基本技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

“当时只知道种植玉兰菜跟普通的蔬菜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一点是不需要光合作用,而是在全程避光的黑暗环境下生长。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卢新利说,等真正自己开始种,才发现想种好并没有那么容易。

据了解,玉兰菜的栽培过程分为大田种植和二次培育。大田种植主要是为了获得培育玉兰菜的根。每年7月中旬开始播种,历经110天左右,等入了冬,把根收上来之后,再经过15天的休眠期,最后再用根来生菜。

2015年的夏天,卢新利赶在三伏天把种子撒到了地里,开始了玉兰菜的种植试验,一共种植了10亩地。可是在保苗阶段就遇到了大雨,种子被冲跑了不少。本来有8万棵苗,最后只剩下了1000多棵苗。第一次尝试就以完败告终,损失了四五万元。

卢新利并没有气馁,第二年再种。等到收了根,移入大棚进行二次培育软化的时候,又遇到了困难。2016年12月份,一到晚上,大棚里的气温骤降,温度过低导致不少玉兰菜被冻坏了。

潜心摸索,“玉兰花开”

“其实玉兰菜的种植,最关键一点就是要把温度调整好。以前光看网上的资料根本不行,必须自己亲自实践。”于是,卢新利开始和温度“较劲”。

他在大棚里安上了炉子,自己拿着一床被子睡在里面便于时时监测。“每天晚上根本不敢睡死了,因为要时刻关注着棚里的温度,生怕出现什么情况。”

回想起那段时间,卢新利觉得环境苦一些倒没有什么,最让他崩溃的是当时根本找不到任何人可以请教,只能自己慢慢地去积累经验。“网上给出的数据很多不准确,这让我走了不少弯路。”

不过,卢新利始终坚信玉兰菜有市场,只要掌握了栽培技术,一切都会好起来。

“玉兰菜喜阴喜凉,在不同的生长期还要分别进行升温和降温。在冷库里种植,更容易调控温度和湿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生长过程中不能见光,见过光之后会使芽球变绿,苦味增加,品质会大大降低。”卢新利说。

种植“全年无休”

走进玉兰菜的生长室,记者看到一排排置物架整齐划一,四层高的置物架上放满了生长盆,里面一株株玉兰菜看起来像是含苞待放的玉兰花,嫩白色和金黄色交织在一起,赏心悦目、秀色可餐。

卢新利介绍,一株玉兰菜的生成需要三个步骤:一是在田里栽种、长根;二是冷库休眠育根;三是在生长室里发芽。如今生长室使用的是架式立体水培的方法,不仅摆脱了土壤的限制,种出的菜更干净,更重要的是种植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生长室的温度是十几摄氏度,而储存冷库的温度则在零下摄氏度,主要为了让玉兰菜的根可以无限期休眠,实现全年种植供应。“什么时候想要种植了,就可以直接把根放到生长室水培,一般30天左右就能出菜。”

经过几年的摸索,卢新利已经掌握了玉兰菜成熟的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10亩、30亩、50亩扩大到如今的100亩。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卢新利发力线上推广,成为第一个在电商平台上卖玉兰菜根的商家,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500多单。

“我还发展了其他店铺加盟,同时引领消费者在家种菜。除此之外,我把废弃的玉兰菜根切片晒干,专门用来养羊。”卢新利觉得,依托着玉兰菜,自己的致富之路会越走越宽。

2022-01-07 吴桥县上村孙村农民卢新利种的蔬菜有些“怪”。这种蔬菜叫玉兰菜,需要在全程避光的黑暗环境下才能生长——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5930.html 1 冷库种菜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