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第10版:10

职称评定论文,岂能念成生意经

静 子

对于许多行业来说,发表论文是获评职称的一道“硬杠杠”。有需求就有市场,在网络平台上,大量中介、卖家号称可以“提供选题、写作、刊发服务”。记者注意到,由于发稿心切,一些人被引流至各家良莠不齐的代发机构,更有甚者,连后续录用通知、期刊杂志都是假的。

(12月30日《沧州晚报》12版)

代写代发论文骗局并不是新鲜事,此前就有媒体多次进行跟踪报道,为何总有人频频入坑,一再成为被骗子盯上的“猎物”?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各行各业的职称评定中,发论文的硬要求催生了论文买卖。

学术不是玩物,论文更不应成为用以交易的商品。那些企图花钱购买论文服务的参评者,不仅有可能遭遇钱财损失,更有可能被阻断职场晋升之路,比如面临写检讨、取消职称评定资质甚至被加入“黑名单”等惩戒。此外,代发论文生意的背后,不乏人们对学术期刊质量的担忧。若拥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参与论文生意,怎能不伤及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斩断职称评定背后的论文交易灰色产业链是社会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到标本兼治?从需求端而言,参评者提前筹划、认真撰写学术论文是关键。另一方面,我们也需反思职称评定中的不足,其中之一便是备受诟病的“唯论文”倾向。早在2017年,中办、国办就曾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针对一些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随着职称评价标准的日趋优化,相信部分参评者便可摆脱论文数量的“硬杠杠”,从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学术期刊不是私人菜园子,更不能成为一些人用以牟利的工具。代发论文之所以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期刊版面失去了学术功用,被部分人拿去做交易、送人情。如果期刊严格落实把关责任、切实秉持学术立场,代发论文业务便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当断则断,不受其乱。职称评定论文背后的生意经,是时候下大力气打破了!

2021-12-31 静 子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5381.html 1 职称评定论文,岂能念成生意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