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纪大了,机体功能就不如从前了。尤其是到了七八十岁以后,老年人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这需要引起家人或亲朋的注意,在与老年人相处中,要记住“四不催”。
首先,做决定催不得。
就有些问题做决定时,老年人思考问题往往慢一些,不如年轻人快,一方面是因为阅历长了,思考问题复杂一些,慎重一些;另一方面是头脑老化,对问题反应慢一些。如果过分催促,就可能会导致其精神激动、紧张,引起血压升高等各种问题。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催促,往往带着逼迫的意思,会让老年人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尊严没受到尊重。因此,当有些问题需要老年人做决定时,要给老年人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帮他们分析,让其在有充分心理准备和头脑清醒、心情放松时做决定。
其次,说话催不得。
很多老年人因头脑反应速度减慢,语速也变慢,尤其是有的因掉牙或戴假牙,口齿也不太清楚,和老年人说话时最好别着急。要知道,频繁催促,一是会让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感觉被嫌弃而恐惧、失落或抑郁;二是如果你语速太快,情绪激动,易使老年人也变得激动和紧张,对健康不利。和老年人说话要慢一点,以慢带慢;要耐心多一点,使老年人大脑处于放松状态,身体各部分机能组织运转得更协调的情况下与你对话。
还有,走路催不得。
人老了,关节、韧带功能都会明显下降,协调能力较差,腿脚机能衰退,走起路来总是慢腾腾的。一旦走路速度加快,活动量加大,往往就会头晕目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催促老年人快走,还可能会使其因着急而摔倒,造成软组织挫伤,甚至骨折。和老年人一起走路不要催,要陪他一起慢慢走,就当作一项舒缓的、持续的运动。有时,有要紧事需要老年人单独行动时,不要给老年人定时间,并多嘱咐几句:“不要着急,走慢点!”
最后,起床催不得。
不少老年人睡眠不好,不能及时起床,这时,即使家人已做好饭菜或有其他急事,也不要轻易催促老年人。清晨,老年人的心率相对较快,血压也较高,此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其他时间的3倍—4倍。因此,不但不能催老年人起床,还要提醒老年人起床时慢一点,先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几分钟,再缓缓坐起。另外,千万别半夜给老年人打电话。这个时候打电话,老年人都不会往好事上想,一旦被铃声惊醒,思想一紧张,往往会血压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