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片《女心理师》的热播,心理危机干预也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剧中,杨紫饰演的女心理师贺顿教科书式的自杀危机干预,最终挽救了一个女孩的生命。
在沧州,就有这样一个由70多名心理危机干预师组成的团队,他们关注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科普心理健康知识,致力于心理危机干预。
在教室休克的高中生
杨文峰是吴桥人,注册高级心理危机干预师,北京开放大学心理危机干预课程教师,平时沧州、北京两头跑。他干预过许多因厌学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
这个周六,杨文峰又一次接待了从衡水某中学赶来的王猛(化名)。在学校待了一个星期,王猛把累积的情绪一股脑倾吐给杨文峰。
王猛家是泊头的,在衡水某中学上高中。去年,王猛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先是不想上学,后来发展到一进学校就浑身难受,有好几次休克在教室里,把老师和同学都吓坏了。父母带着王猛去北京求医,药吃了不少,病情时好时坏,始终不能回到学校学习。
来找杨文峰,王猛是被父母骗来的。因为此前也看过心理医生,他已经有了抵触情绪。王猛喜欢古诗词,这次父母说带他来和老师学习一下。
一来到杨文峰的工作室,王猛的抵触情绪马上就来了,开始对父母发脾气。这时杨文峰笑了:“我虽然是个心理危机干预师,但这次咱们只聊古诗词。”
从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开始,两个人聊起了诗词。王猛的理解是这首诗重在写景,杨文峰从诗的写作背景和人物关系方面给出了不同的解读。听完,王猛的眼睛开始放光:“杨老师,我早点认识你就好了,你就是我的知音啊!”
杨文峰和王猛建立起信任关系,以后的危机干预就顺利了许多。
杨文峰告诉王猛,他进教室休克的表现叫心理问题躯体化反应,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进行有效的干预。这次,王猛认真地点了头,开始承认并接受杨文峰的心理危机干预。
几次心理危机干预之后,王猛重新回到了校园。几天后,他又感到情绪郁积,于是,主动给杨文峰打电话。电话中,杨文峰鼓励他在学校坚持一周,看看怎么样,有不良情绪随时联系。
王猛已经渐渐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在杨文峰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中,厌学的例子很多,因厌学而引发的各种反应更是千奇百怪。杨文峰说:“建立信任,进行干预,改变认知,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足够的耐心。”
想要跳湖的孩子
孙金明是这个心理危机干预师团队的组织者和发起人。
说起组建这个团队的缘起,孙金明说,他有一家生产救援设备的公司,曾经不止一次目睹跳入运河轻生人员的家人悲痛欲绝的场面。
那场面深深触动了孙金明,后来,他无偿捐助了救援设备,安装在运河沿岸。同时,他意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危机,婚姻家庭危机,自然灾害危机,失去亲人、遭遇车祸重大创伤危机等,这个时候,如果心理危机干预师能提前干预,提供帮助,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
孙金明说,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自己考取了心理危机干预师资格证,还组建起一个心理危机干预师团队。目前,这个团队有70多人。
每个周末,团队都有沙龙活动,心理危机干预师聚在一起进行案例分析,对需要心理危机干预的求助者情况进行跟进和督导。
有一个存在自杀心理危机的孩子让孙金明印象深刻。这个孩子站在孙金明面前,高高大大,但看上去却没有一点青春朝气,低着头,没什么精神。
那是我市某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孩子自述,生活没有意思,不想活了。他的教室在五楼,他总是担心自己会掉下去,开着窗户不能上课,一定要把窗户关上。他说:“一次,我围着湖转了好几圈,就想找个机会跳下去。”
正当他鼓足勇气要跳下去时,所幸有人发现了他的异常,及时制止,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孩子没有安全感,孙金明就从陪伴入手,帮孩子建立安全“链接”。为了克服他恐高的障碍,孙金明陪着孩子一起去爬山,一路鼓励他爬到山顶,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
经过近半年的干预,孩子有了生活的动力,自杀的念头没有了,精神状态也慢慢变好了,如今,已经重新回到了校园学习。
“有人要杀我”
杨文峰曾经干预过一个有被害妄想症的孩子。
孩子上高二,平时总是感觉有人要杀他,看谁拿着手机就说杀他的人来了,开始出现幻觉。
“第一次见面,看见我桌上的手机,他整个人就紧张了,让我马上关机,关机不行又让我把手机拿走。”杨文峰说,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其实是孩子内心极度的不安全感造成的。童年,这个孩子很可能遭遇过极度的惊吓事件。
催眠、放松,建立信任,找出不安全感的根源……这一过程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干预起来,杨文峰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值得欣慰的是,这个孩子恢复得很好,高考成绩也不错,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
“他上大二了,我们还一直保持着联系。”杨文峰说,这个孩子养成了很好的习惯,直到现在,一有了情绪问题或是遇到了心理危机,都会及时打电话找他疏解。
多年的心理危机干预生涯,也让杨文峰有了更多的感触:现在的孩子不怕死可是怕吃苦,遇上一点困难,受到一点挫折,动不动就要轻生。所以,与其等孩子出现心理危机再去补救,不如将干预手段提前,那样效果更好。家庭、学校都要防患于未然,提前向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告诉他们发生了危机应该怎么办,找谁求助,这样会避免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
“生命守门人”
在《女心理师》中,影片开头,花季女孩尤娜独自坐在楼顶露台边缘,一边哭泣,一边拨通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求助电话:我想跳楼。
杨紫饰演的心理师贺顿,把这个年轻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她堪称教科书式的心理危机干预,关键时刻救了人一命。
有人将心理危机干预比作医院的“急救室”,把心理危机干预师称为“生命守门人”。他们的最大优势就是提前介入,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防患于未然。
孙金明告诉记者,他组建的心理危机干预师团队会不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更快地融入社会;他们还走进学校,为孩子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于面临危机前来求助的人,他们也会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帮求助者走出阴霾。
今年7月,河南新乡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时,沧州心理危机干预师团队的心理危机干预师史秀峰和徐晓倩,受到北京同心圆基金会的邀请,去河南参加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他们先后为多支救援队伍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疏导他们的情绪。一周的干预时间,也让他们深深感受到危机干预带来的力量。
孙金明表示,今后,将不断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水平,把给学生们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援助,作为团队努力的方向,精心“护苗”,当好“生命守门人”。
(本版图片由孙金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