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
第07版:07

有急事要回老家,却无法购买高铁车票——

遭遇回家难,“老赖”忙还钱

本报通讯员 韩欢欢 本报记者 唐慧

近日,黄骅法院南大港法庭法官在微信群里对一起合同纠纷案进行了调解。

欠债不还的“老赖”杨某被列入失信人名单,无法乘坐高铁回家,因此主动要求还钱。当天,他就给债主沧州熔鑫钢结构有限公司转了5万元钱。

拒不支付工程款

被告上法庭

2018年2月,沧州熔鑫钢结构有限公司承建了黑龙江人杨某的一个工程项目,工程款为20万元。

约5个月后,项目完工,但杨某并没有向沧州熔鑫钢结构有限公司支付工程款。沧州熔鑫钢结构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某将杨某起诉至黄骅法院,要求杨某支付工程款。

黄骅法院法官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协议约定,杨某分期向对方支付工程款,至2021年6月19日全部结清。

直到今年6月底,杨某迟迟没有履行调解协议。由于杨某家在黑龙江,刘某只能给杨某打电话追要工程款,但杨某一直拒接刘某的电话。刘某无奈,只好向黄骅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无法找到“老赖”

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黄骅法院南大港法庭的执行法官接手案件后,第一时间与刘某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了案情。

后经网络查控,法官发现杨某名下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官只能按照法定程序,向杨某邮寄相应法律文书,但因杨某的地址不正确,法律文书被退了回来。杨某的手机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正值疫情期间,法官无法前往黑龙江对杨某展开调查,于是多次委托杨某户籍所在地法院查询杨某的财产及家庭近况。当地法院反馈来消息:杨某已不在户籍所在地居住,且名下无财产。此案执行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由于无法找到杨某,法官只能依法将杨某纳入失信人名单,对其采取信用惩戒。

买高铁票遭拒

“老赖”主动还钱

就在今年12月初,黄骅法院执行法官突然接到杨某打来的电话。通话中,杨某表示愿意付钱。

原来,一直身在外地的杨某因急事需要乘坐高铁回家。他购买车票时遭到拒绝,原来他被列入失信人名单,无法购买高铁车票。着急回家的杨某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拨通了执行法官的电话。在电话中,他表达了悔意,并希望法官能将他从失信人名单中删除。

经与刘某、杨某沟通,考虑到疫情期间两人都在外地往返不便,法官灵活运用执行手段,通过临时建立的微信群对双方进行远程调解。

通过法官释法明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杨某当日将5万元支付给刘某,剩余工程款分期支付。

2021-12-23 本报通讯员 韩欢欢 本报记者 唐慧 有急事要回老家,却无法购买高铁车票——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4631.html 1 遭遇回家难,“老赖”忙还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