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变道超车、破口大骂、追逐竞速、疯狂鸣笛……一些司机行车时,因交通拥堵或不理解他人驾驶行为,会突然产生愤怒情绪,进而做出不当举动。
据悉,“路怒症”引发的交通事故,今年以来市区已发生146起。
两人开“斗气车”
最终酿车祸
12月1日8时许,男子王某驾车在市区黄河路与朝阳大道交叉口等红灯。红灯转绿后,王某因忙着查看手机,没能及时启动车辆。
陈某驾车等在王某车后,他发现前车没有及时启动,便焦急地鸣笛催促前车通行。又过了几秒,王某才启动车辆。
陈某很生气,认为王某耽误了他的时间。他变换车道,追上王某的车,降下车窗大声辱骂王某。之后,他加速超车又减速,别了王某的车。
王某见状也来了火,也加速别了陈某的车。在陈某继续超车、别车的过程中,两车发生了碰撞。陈某车辆右后部、王某车辆左前部均被损坏。
事故发生后,双方情绪激动,一下车便吵了起来。正值交通早高峰,两车造成了交通拥堵,过路的热心司机上前劝解。
在众人的劝说下,慢慢冷静下来的两人报警处理事故。市公安交警一大队事故中队民警依法判定陈某负事故主要责任,王某负事故次要责任。
你挡了我的路
我也要挡你的路
11月26日傍晚,男子刘某驾车沿市区黄河路自西向东行驶。刘某准备超越前车时,正巧驾驶前车的男子李某进行了变道操作,挡住了刘某的车。
刘某没有超车成功,认为前车是故意挡住自己行车路线,一时气上心来,犯了“路怒症”。
抱着“你挡我路,我也要挡你路”的想法,刘某强行超车后挡在李某车辆前方。李某往哪边变道,他就往哪边变道。
李某也挺生气,他驾车强行变道后又加速驶到刘某车辆前方。
就这样,你挡我,我挡你。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因操作不当,导致两车侧面相撞,两人均轻微受伤。
市公安交警一大队事故中队民警依法认定刘某、李某负此次事故的同等责任。
近半数受访者
承认有“路怒症”
记者在市区街头随机采访了50名市民,其中有21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会在开车受阻时情绪暴躁、狂按喇叭、满口脏话,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平时大家都说我脾气好,但我一握上方向盘,就想骂街。”25岁市民于轩(化名)坦言,自己是一名“路怒族”。
11月28日夜间,于轩开车行至市区御河路与开元大道交叉口附近时,因车速较慢,后方大巴车司机对他闪了几下远光灯,还持续鸣笛。
于轩说,他感觉对方挑衅自己,心里一下子冒起了火,急忙加速超过大巴车,别了对方一下。两车互相追逐、别车,行驶了近3公里,最后大巴车被于轩逼停。两人下车后相互辱骂、你推我搡,路人见状急忙上前劝阻。
“现在想想,真不应该那么干。”于轩说,万一因此出了事故,自己会追悔莫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帆表示,“路怒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行车环境不理想、出现驾驶疲劳、心情不畅等都容易引发“路怒症”。为了避免“路怒”,平时要注意自我减压,安排充足的行车时间,通过听音乐、嚼口香糖、深呼吸等方式释放心理压力,缓解驾车时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