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健存 魏志广 通讯员 牛建才 摄影报道
“好一个奇男子英俊少年,他必然读诗书广有识见,能打死帅府子文武双全,为我父抱不平身遭大难……” 12月19日晚上,沧州文化艺术中心,当国家一级演员彭蕙蘅受邀与沧州河北梆子剧团合演《蝴蝶杯》蔵舟一折时,细腻的表演如空谷幽兰、暗香浮动,高亢激昂、悲凉动听的经典梆腔,在演出礼堂内外久久回响……
“好!好!好!”丝弦梆声中的铿锵气韵令观众如痴如醉,阵阵热烈的叫好声和掌声此起彼伏……
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沧州河北梆子剧团承办的“筑梦冬奥相约狮城”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从15日至19日连演五晚。演职人员的精彩演绎,让戏迷们喝彩不断。
(一)
15日下午4时许,离当晚的演出还有3个多小时,演职人员便已经投入紧张的排练。
随着乐声响起,从石家庄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赶来的彭蕙蘅,立即进入演出状态,和搭戏的崔玉凤、孔艳玲等沧州优秀演员迅速到位,一起走台、排戏。他们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即使是一句简单念白也力争在舞台上完美呈现。
据了解,此次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展演,主要是为迎接冬奥会的胜利举办,同时,为我市服务冬奥会的132名志愿者出征而助力加油。
在观看了15日晚上的首场演出后,带着亲人的祝愿和家乡戏曲的余韵,次日一早,志愿者们登上驶往张家口的大巴车,开启了北京冬奥会帮扶工作的光荣征程。
为了这次展演,沧州河北梆子剧团做了精心的准备,汇集了名戏、名角,称得上是阵容强大。
除国家一级演员彭蕙蘅外,还邀请了国家二级演员、天津河北梆子小百花剧团演员张翠香,与我市中国戏曲“红梅大赛”河北金奖得主门桂英、崔玉凤、孔艳玲,以及周宝娟、赵春木、吴素君、王晓芝、李占中、崔连胜、张猛、李志刚、郭旭等优秀演员同台表演。同时,安排了优秀的鼓师杨双良、琴师张宁和杨杰等伴奏。
团长刘长友说:“我们团多年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沧州父老的热爱。这些经典剧目不仅为冬奥会助力,也是希望为广大观众送上一场河北梆子盛宴。”
(二)
最令人关注的是,15日和19日晚上的《王宝钏》和《蝴蝶杯》两场大戏均是由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彭蕙蘅领衔。
彭蕙蘅不仅扮相俊美、文武兼备,而且表演细腻传神、嗓音甜美柔润。她的一段段唱词如行云流水,慷慨激昂,将人物的悲喜情感淋漓展现,也将观众带入音韵悠长的梆腔之中。
饰演王宝钏和胡凤莲这两个角色,彭蕙蘅诠释了优秀传统女性端庄稳重又聪慧勇敢的特性。彭蕙蘅说:“受邀参加沧州助力冬奥的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看得出,沧州梆子剧团从剧目选择、演出阵容、舞台形式,以及伴奏和舞美等都非常好。”
门桂英和王晓芝主演的《秦香莲》,把在生死屈辱考验中,底层劳动人民坚韧与不屈的性格展现出来……
孔艳玲和王晓芝主演《窦娥冤》,观众被揪人心肺的喊“冤”声打动,也被乐队和弦所震憾。窦娥如咽如诉、婉约幽凉的唱腔,让听众含泪,现场响起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在武戏《清风山》中,战鼓擂动,花荣对战秦明,云里翻、马腿、鹞子翻身等动作令人叫绝……
张翠香主演的《陈三两》,行腔自然大方,唱功、念白、身段格外优美……
(三)
“好!”每当演到高潮节点,观众热烈的反馈马上随之而来。五个晚上,观众席中除了满头白发的票友,更有不少年轻戏迷沉浸其中。
“名戏、名角的阵容不可多得呀!”在台下,戏迷谭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连续五晚来看演出。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高水准的演出,她兴奋地竖起大拇指,直呼“太幸福了!”
16日,虽然沧州刮了一天大风,仍没有阻挡人们看戏的脚步。一对年过八旬的兄弟,相约一起听戏。其中一位老先生说:“这几出戏都非常好看。生旦净丑样样都有,河北梆子行当齐全了!”
在现场,21岁的大学生刘潇和几位年轻人看得很起劲。她们不时跟随着演员们的唱词,轻敲膝盖击打节奏。
团长刘长友说:“这六出大戏都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观众能从中品味到河北梆子艺术的独特魅力。咱沧州的观众很懂戏,在‘碰头彩’等精彩节点上,他们会卖力叫好!”
这令彭蕙蘅等演职人员非常感动。每场演出后他们都要加唱,且谢幕许久。大部分观众仍在原地站立,热烈的掌声依然在场内久久萦绕,挥散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