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马凤祥老师如父兄般呵护、帮助学生们,这份师恩让王克华一直铭记于心。
“在马老师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马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心一直影响着我。我很想念他,想去探望他。”近日,孟村回族自治县的王克华联系记者,希望通过本报寻找他的恩师马凤祥。
亦师亦友
王克华告诉记者,他小学就读于孟村董林完全小学。1962年,他上小学五年级时,马凤祥老师开始担任他的班主任,并教他们班语文。
“我们学校位于乡镇的中心位置。当时,学生们都是走读。每天晚自习结束,马老师负责送王林村的学生们回家,另外分组让董林村的学生们一起结伴回家。我家在王林乡,距离学校1.5公里,马老师每天最后一个送我,看到我关上家门,他才会离开。”王克华说。
王克华告诉记者,马凤祥老师对学生们特别好,尤其对贫困学生格外照顾,给贫困学生衣服,还送文具。
“那时候,马老师20来岁,还没结婚。那时周末只休一天班,马老师的女朋友会来孟村探望马老师。我是班长,马老师经常留下我跟他做伴,给我买饭,教我怎样写日记,还把女朋友带来的好吃的分给我……”王克华说,当时马老师还送给他一个硬皮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鼓励他的话,让他努力做好班务工作。
师恩难忘
王克华说,1968年,马凤祥老师回到家乡泊头市教学。后来,他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上世纪80年代,王克华参加全市的教育会议时,曾拜托泊头的老师帮忙给马凤祥老师捎过信。后来,在孟村召开河北省少数民族教育会议时,王克华与马凤祥老师见过面。他记得马凤祥老师的身高在1.8米左右。
“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联系方式。我只知道马凤祥老师在泊头市茶店小学当过教导处主任。”王克华说,这几年,他曾经联系泊头市教育局,但没有查到马凤祥老师的联系方式。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现在已经退休十几年了。马凤祥老师应该比我大八九岁,现在应该80岁左右。马老师对我太好了,我想去探望他。”王克华说。
(假如您认识马凤祥,请联系王克华,电话:1378471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