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发小在朋友圈晒她父母的“金婚”照,众人纷纷点赞。发小说,父母结婚时条件不好,现在条件好了,自己便领着他们去影楼拍了套婚纱照。
我父亲去世多年,倘若还健在,别说让他们去拍婚纱照了,就是让两个人同框拍照,都是件极难办到的事儿。
我参加工作后不久便买了个傻瓜相机。父亲喜欢拍照,每次给他拍照,他都端坐好,笑呵呵地对着镜头。母亲不喜欢拍照,倘若孙子孙女力邀,她也能够配合照一张。但若是想让她和父亲坐在一起拍照合影,她是不会配合的。
那次我想给他俩偷拍一张,被发现后,俩人不约而同躲开了镜头,分坐在大床两端,离着两米远,近拍无法把俩人都框进来。
哥哥说,父母比他们的同龄人要保守封建许多,不管是出门还是下地干活,一直保持两米远的距离。我则认为父母之间没有爱情,他们或许互相厌烦,要不咋会连合个影都不肯呢。
一次和母亲闲聊,问她是怎么和父亲走到一起的。母亲说,外公是右派,家里成分不好。在那个年代,成分不好就像得了瘟疫一样让人退避三舍。父亲家里穷,下面有六个妹妹,还有个卧病在床的老娘,当时父亲找对象也属“困难户”。
后来,提起懦弱受人欺负的外公时,母亲又说,当年不顾家人反对,嫁给父亲就是看中了父亲性格直爽、敢作敢为,不嫌弃母亲家的成分。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感情不好,吵架是家常便饭。那种吵架常态是母亲在唠叨,父亲则躺在床上看书,不应答。母亲说,这是无言的反抗。
大男子主义、脾气大、懒惰,这是母亲和父亲吵架的原因。我说:“父亲有一点不懒,他最怕您生病,只要您一生病他就害怕,赶紧带着您去医院。”
母亲脸上露出了喜悦,转而又说:“哼,他那是怕我病了,家里的活没人干了。”
父亲去世后,和父亲吵了一辈子架的母亲每次提起父亲都念着他的好。母亲感慨:“在一起老吵架,一旦一方走了还经常想念。”
我遗憾地说:“父亲得病走得太急,您和他连张合影都没有。”
母亲白了我一眼:“照合影就感情好了?你爸上相,我照相不好看,我不喜欢照相,这点你爸知道。”
我告诉母亲,有合适的可以再找个老伴。母亲听后不悦,“就是我和你爸结婚当天,你爸去世,我也不再找了,再找对不起他”。嘿,母亲还是个保守的老太太。
我的父母感情隔着两米远,这种感情看似封建保守,却是吵不散打不离的一生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