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第05版:05

前半生,他们为孩子和家人活着。直到年岁渐老,孤独逼近,他们才希望为自己寻觅生活的另一半——

找伴儿

本报记者 张 丹

牵手 (资料片)

张斌(右)为老年人牵线搭桥

12月12日上午,张斌收到一条微信。

微信是64岁的王玉才老人发来的,大致内容是,他和张斌之前给他介绍的女同志相处得不错,向张斌表示感谢。

张斌是我市一名婚恋咨询师,他的店里有1000多名老年会员。这几年,张斌一直在为老年人免费提供婚介服务。

半夜发烧,身边没人

60岁的王俊兰在遇到张斌之前,没想过再给自己找个老伴。

王俊兰是个单亲妈妈,她和张斌认识,还是缘于给女儿找对象。

2020年,王俊兰在婚介机构给女儿报了名。没多长时间,女儿就找到了心仪的男朋友。

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女儿完成了恋爱、结婚这件大事。

女儿结婚后,王俊兰原以为自己会过得比以前更自由,可现实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

二十多年和女儿相依为命的日子,让王俊兰有点不太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她和老姐妹们约着一块逛街,去公园锻炼,但回家后总觉得空落落的。

女儿结婚第二个月的一天晚上,王俊兰觉得身体不舒服,有点儿感冒的症状。

临睡前,她喝了感冒冲剂,本以为第二天就会好了。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半夜里,她觉得浑身发冷。王俊兰知道自己发烧了。

她挣扎着从床头柜里拿出温度计,一量体温39℃。

王俊兰想喝水,但从床上爬起来到厨房去喝水,对她来说成了件相当困难的事。

第二天一早,王俊兰给女儿打了电话。女儿请假照顾了她一天。

那一刻,王俊兰想找个老伴了,不为别的,只为身边能有个人说说话,病了能有个人给端杯热水。

在张斌的介绍下,王俊兰很快找到了一位同龄的老人,两人很聊得来。

张斌说:“谈了一个多月,两位老人已经一起生活了。”

想为自己活一次

王俊兰找到了一个知冷知热的老伴,现在的日子让她觉得特别幸福。

刘秀芬想找个老伴,是在大病一场之后。

62岁的刘秀芬,年轻时在一个工厂打工,有一个儿子。

早在30多岁的时候,刘秀芬就和丈夫离了婚,自己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

30来年的时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给儿子买房、娶媳妇儿。等到儿子有了孩子,刘秀芬又成了一个称职的奶奶。

孙子没上学前,她照顾孙子,孙子上学后,她又每天接送孙子。

儿子和儿媳觉得刘秀芬这一辈子不容易,劝她再找个老伴,享受晚年生活。刘秀芬说啥都不同意。

想法的改变,缘于一次大病,刘秀芬被诊断出患甲状腺肿瘤。

虽然手术过后,刘秀芬恢复得很好,但她开始琢磨自己这半辈子的日子。她也想过属于自己的老年生活。

她说,自己这半辈子经历了起起落落,遭遇过下岗、婚姻不幸、疾病,一直为了孩子和家人活着。

接下来的这些年,她想为自己活一次。

刘秀芬的想法得到了儿子、儿媳的大力支持。刘秀芬的儿子找到张斌,让他帮自己母亲物色老伴。

刘秀芬跟张斌说,她找老伴的要求是,对方身体健康,退休金要比她高。因为省吃俭用了一辈子,她想过过“富裕”的生活。

很快地,张斌帮刘秀芬找到了63岁的吴正德。两位老人很谈得来,而且两位老人的儿女也都非常支持。

相处了几天,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两位老人就算在一起过日子了。

接下来的日子,吴正德有时会带刘秀芬出去吃饭,过节的时候还会给她买个小礼物。“有一次他还偷偷买回我们之前逛街看中的耳环。”刘秀芬说,这样的日子很舒服,他们的老来伴,不是简单的搭伙过日子。

志同道合去旅游

70岁的王德军在找到张斌时,已经相过很多次亲了。

王德军有着相对来说比较高的退休金,他唯一的儿子落户在南京,生意做得很红火。

王德军的老伴是5年前去世的。老伴去世后,王德军去南京跟儿子一家生活过一段时间。

但终归和下一代的生活习惯不一样,一年前,王德军又自己回到了沧州。

王德军跟张斌说,他找老伴的唯一要求就是两个人能聊得来。他不需要人伺候,他希望对方是跟自己有精神共鸣的那种人。

王德军还说,京津冀地区的都可以考虑,江苏等地的也可以考虑,无论在哪边,他都可以生活。

张斌最初给王德军介绍过两个60多岁的女士,但用王德军的话说,“没共同语言”。

最后,王德军认识了64岁的张淑梅。

张淑梅退休前是搞文艺工作的,琴棋书画样样都行,退休之后还参加了老年模特队。

无论从外形还是从内在上来说,在同龄人里,张淑梅都属于条件比较好的。

王德军对张淑梅可以说十分满意,张淑梅对王德军也很满意。

经过两个月的相处,如今两位老人已经生活在一起。

前两天,王德军给张斌发微信,说他和老伴一起去海南旅游了。

王德军告诉张斌,受疫情影响,他们去不了国外旅游,但要在有生之年,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王德军还说,他现在正跟张淑梅学习摄影技术,以后再有老年摄影作品展的时候,他争取也能参加。

儿女反对,老人无奈

65岁的李淑娴没有前边几位老人那么幸运。她想找个老伴,却遭到了儿子的反对。

李淑娴年轻时也是一位单亲妈妈,她照顾儿子长大,再看着儿子娶妻生子,然后帮儿子照顾孩子。

今年夏天,孙子去外地上初中了,李淑娴在家觉得有些孤独。

儿子做生意忙,十几天也过不来一趟,她从农村来,也没有退休金。

她想找个老伴,一方面减轻孩子的负担,另一方面,她想让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至于太孤独。

张斌按照李淑娴的要求,为她找到了一位比较合适的老人。

李淑娴和这位66岁的老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两位老人比较谈得来。

李淑娴还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她想要几万元钱彩礼,她想为自己要个保障,对方也同意了。

对方提出两家孩子一块吃饭时,李淑娴的儿子这才知道自己妈妈找老伴的事。

他坚决不同意妈妈找老伴,“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如果老家的亲戚和邻居知道这事,会笑话死我的。”

李淑娴的儿子说,在农村的传统观念里,除非自己的儿子养不了老母亲,老母亲才会再找老伴。“我有这个能力养我妈妈,我也怕别人的闲话。”李淑娴的儿子说。

最终,李淑娴还是遵从了孩子的意愿。

张斌说,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思想变得开放,老年人的婚恋越来越受到这个社会的尊重。

从孝顺的角度来说,多数老年人的孩子们也都愿意自己的父母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但李淑娴家这种情况,依然是一些传统家庭常见的。

张斌还说,现在老年人找老伴,已经不像前些年那样,仅仅是搭伙过日子,很多老年人都愿意找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共同享受晚年生活。

“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说,现在老年人婚恋率已经比前几年提高了20%。”张斌说,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有个幸福的晚年。

(文中老年人均为化名)

2021-12-20 本报记者 张 丹 前半生,他们为孩子和家人活着。直到年岁渐老,孤独逼近,他们才希望为自己寻觅生活的另一半——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4208.html 1 找伴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