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太阳一出来,老妈环保低碳的一天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老妈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淘米蒸饭。淘米用过的淘米水,老妈是从来舍不得倒掉的。老妈有时用它浸泡、清洗水果,说能有效地降解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吃了少生病;有时会用一只陶罐把它存储起来,发酵一两天后,用它洗头发,有养发、护发和去头屑的神奇功效。大多时候,老妈用它来洗碗盘,去油污效果堪比洗洁精,而且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洗水果、洗头、洗碗盘后的淘米水,老妈仍舍不得白白倒进下水道,又用它冲厕所。总之,每一升水在老妈手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利用。老妈在贫困时期养成的节俭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响应了节约用水、低碳减排的国家号召。
老妈不光节水有一套,节电也堪称一绝。家里的电饭煲是那种很简陋的低档货,电饭煲盖子是镀锌的铁盖子,散热良好。每次蒸饭,老妈都会用一条干净的厚毛巾把电饭煲铝铁盖子包裹得严严实实。
老妈说,这样可以减少锅内热量的散失,说白了就是为了省电。而且,每次蒸米饭,老妈都会掐着时间,约莫在煮饭键跳起的前五分钟内,就提前切断电源,然后利用电饭煲胆内的余热把饭蒸熟。由于缩短了蒸饭的用电时间,这样便达到节电的目的。
前两年,弟弟想买一辆私家车。弟弟是IT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薪水可观,买一辆私家车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更何况弟弟公司里和他条件差不多甚至不如他的同事,一个个都先后买了私家车以车代步上班。
老爸点头表示支持,可向“财政大臣”老妈报批时却卡了壳。老妈问:“你买车不是纯浪费吗?咱家离你公司这么近,步行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干嘛要花那么一大笔钱来买车呢?再者说,步行上下班,既能锻炼身体,又没了路上堵车的烦恼。咱还响应了国家的低碳减排号召,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份贡献……”最终结果,弟弟的买车计划被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老妈给否决了。
老妈还积极地向社区里的居民进行环保低碳减排和创建绿色社区的义务宣传。她说,小行为,大改变。少乘一次电梯,少看一小时电视,少开一公里车,少吃一次快餐,少使用一次性的物品……虽然每个人的减碳数量十分有限,但众多人加在一起,不就是个大数据、大贡献吗?
全国有几亿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每天都能节约一公斤水,节省一度电,节约一公升汽油,那将会节约多少能源、降低多少碳排放量啊?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得更美好,请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为了表彰老妈积极义务宣传低碳的行为,街道办和社区委为老妈颁发了一块“低碳达人”的奖牌。捧着金光闪闪的奖牌,老妈宣传环保低碳和创建绿色社区的劲头更高涨了。